前文分享了北京新能源汽車全面停售 部分中簽指標或作廢,本文來看新能源汽車停售 暴露的還是老問題。上周,北京爆出新能源汽車停售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盡管相關部門第一時間站出來“辟謠”。
新能源汽車停售 暴露的還是老問題
其實,是不是謠言去市場了解一下就知道了。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縱橫》的記者采訪時,多家銷售新能源車的4S店稱,從2017年開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就陷入停滯,有的店一輛新能源車都沒賣出去。
不只是北京,全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不容樂觀。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6889輛和5682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9.1%和74.4%。
下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下跌新政,以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重審。尤其是后者,如果賣出去的車沒有進入新目錄,就無法上牌,其后果,比沒有北京戶口還嚴重。
作為新能源汽車銷售主戰場的北京,與國內其他大多數地區直接參照國家“大目錄”不同,北京還會再出一份“小目錄”。讓人著急的是,由北京市經信委制定的小目錄遲遲沒有出臺。
好在北京市經信委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說,眼下正在加緊組織收集企業申報材料,爭取本月26號前推出2017年第一批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和產品名單。
北京的小名單出爐后,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將很快恢復“常態”。至于補貼額度下降,多數北京消費者不會太在意,不是他們“不差錢”,而是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被搖號政策逼的。
口說無憑,有數據為證。2015年,37.9萬輛新能源汽車中,僅有8萬輛是私人購買,而其中又有6萬輛賣到了北京、上海等限購、限行城市。它意味著,這部分購買新能源車的用戶,并不是因為喜歡才買,而是為了那塊小鐵皮。此情此景,就是汽車版的拉郎配。
因此,如果說中國的股市是政策市,那多數新能源汽車離開政策必然有價無市。
報哥不反對國家補貼新能源汽車,因為很多國家也是這么干的。來自《洛杉磯時報》的數據顯示,這些年特斯拉獲得政府約 24 億美元稅收優惠、補貼和政策性貸款。但報哥擔心的是,俺們國家過于強勢的政策手段,以及地方保護,反而阻礙了新能源汽車的健康成長。
新能源汽車停售,暴露的其實還是老問題:溺愛只會害了孩子,汽車產業也一樣。最合理的辦法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合適的引導政策,來推動新能源車市場健康發展。早斷奶,早長大。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