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工廠是什么樣的?尤其是一家生產調味品的企業。在海天醬油的“陽光工廠”內,前來參觀的游客總是有一種錯覺,感覺自己并不是置身于一家工廠,而是一個現代化景區。如果不是淡淡的醬油香味和偶爾出現在眼前的工作人員,大家一定會錯下去。
海天醬油工廠“很不一樣”:廠房干凈整潔,廠區內更是鮮花綠植,親切自然。走在廠區或者進入生產車間內,很少能夠看到工作人員的身影。這和大家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的工廠完全不一樣。而且走遍廠區,幾乎找不到生產廢料的堆積處。這一切,都令參觀者感到新鮮不已。
位于高明的海天廠區內工人非常少,這是得力于海天醬油的智能化生產線。通過對醬油生產技術的改造與升級,并且搭配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化生產線,讓醬油的發酵、釀造、灌裝以及倉儲活動變的規律、高效。
早在2011年,海天就已經通過“物聯網技術”對所有設備與遠程網絡進行互通,組建起了全線無縫對接的生產線管理系統。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條碼識別技術、立體倉庫的入庫、出庫業務及庫存調撥的全過程管理自動化應用,有效提高供應鏈和物流的運作效率。倉庫機器人不間斷工作準確無誤,一個龐大的倉儲空間,僅僅幾個人就能輕松駕馭。相較于傳統的人工以及裝卸機操作而言,所需人工數量減少了數倍。因此,在智能化工廠內部,游客們很少看到工人,也在情理之中。
不僅是生產和倉儲,在企業的管理環節,更是將大數據應用于分析、智能化的對接,讓海天味業內部的溝通變得更加即時通暢。就是這種全鏈條、全生產線、全周期的智能化升級,讓整個廠區變得與眾不同。
據統計,海天工廠每年要生產兩百多萬噸調味品,當然,最大的份額一定是海天醬油。醬油的原料是大豆,整個生產過程中,大豆、水以及能源的消耗量都是巨大的,因此產生的生產廢料也會很多。
廢料是生產環節不可回避的問題,但是當下經濟的綠色發展理念是不允許這些廢料進行集中拋棄的。為此,海天專門成立的研發團隊,不僅把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作為重心,還將廢料的再處理提升到戰略意義上。截止到目前,海天醬油所產出的廢料已經有了飼料、煤渣、有機水泥等多個方向的應用。在海天,即便是廢料也是“寶”,能夠為企業帶來收益。游客來到廠區之內,看不到廢料是必然的。
海天醬油通過生產的智能化改造,讓生產過程變得更加“聰明”。節省了人力勞作,也讓企業的生產及運營成本壓縮,能夠更好的集中精力去研發新型產品。從整個行業的長遠大局來看,智能化生產模式的運營讓生產人員逐漸遠離高危、高強度的勞作。傳統工廠中低級、機械化的重復操作被更加高級的智能化流水線管理所替代,對生產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符合員工對個人發展的預期。由“制造”邁向“智造”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跨步,更是整個行業可以引為榜樣的模范力量。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生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