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設備管理是各行各業中對其關注較多的一方面,但是該如何做好設備管理基本工作呢?因對于設備管理的方式有多種多樣的,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板,那么筆者一下文為例詳細為大家介紹設備管理基本工作。
一、做好設備資料管理工作。設備管理資料是設備一生最基本的記錄文件,記錄了一臺設備從規劃、設計、制造到使用、維護、改造、更新、報廢的全過程,對幫助設備管理人員更詳細的綜合評價管理費用,更準確地制訂維護和維修工藝標準,以及備品備件的選購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二、加強設備日常維護
1、正確制訂維護標準并嚴格執行維護標準主要有兩種:點檢標準和潤滑標準,這兩項標準的正確制訂,對設備的高效使用產生直接影響。
①、點檢:點檢就是通過對設備運轉部件作正確詳細分析后,制訂標準,然后采用各種手段,對這些部位按測定標準定人定時進行運轉正常性判定。這是發現設備事故并將其消除于萌芽狀態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②、潤滑標準:絕大多數設備故障是因潤滑不良而加重設備磨損造成的,應重視潤滑標準的制訂和執行工作。
2、全員參與管理:在不少企業,存在一種誤區,認為設備管理是設備技術人員和維修維護人員的工作,與生產操作人員無關。
三、維修設備從試車生產開始,至報廢為止一般要經過3個階段:磨合期,正常使用期,性能衰退期。其使用壽命是由無形磨損程度、維護保養質量決定的。
1、提高人員素質:第一、采用自學、進修、授課等方式,綜合提高設備管理人員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讓大家懂科學管理,用科學管理。第二、多渠道、多層次提高維修人員業務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
2、合理安排大、中、小修時間及內容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后,由于各種原因,如振動、腐蝕等,原有精度會降低,設備管理人員應適時組織人員進行檢修。
3、設備絕不能帶病作業設備發生故障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搶修,絕不能帶病作業,對于重要部位,應制訂嚴格維修標準,對維修人員給以指導和正確約束。
4、維修質量檢查:設備維修結束后,設備管理人員和生產技術人員應一起對維修質量進行檢查。
四、備品備件管理:現在各企業普遍采用ABC管理法,價值高、制造同期長的劃歸A類;價值中等、使用頻率中等、不重要的劃歸B類,如小型軸承、線圈、小型電機等:其他的如一些螺栓、密封圖等可劃入C類。
五、因人而宜的安排設備維護和維修:因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技術力量、經驗參差不齊,在設備的維護維修過程中應因人而宜,也可以采用ABC分類法,視設備重要和復雜程度,與技術人員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一一對應承包。
綜上所述設備管理是一項復雜而耐心的工作,既需要設備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組織能力,更需要具備高的思想政治水平,真正樹立“以廠為家”的觀念,如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設備,關心設備。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設備方面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