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是一個企業獲取市場的重要物質資源、保障,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但有的企業設備管理方面存在著這樣或那樣問題,比如設備的盲目投資、失修老化、更新改造緩慢、設備效益差,已成為制約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原因。設備管理如何適應新的環境變化,以及更好地為企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服務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設備管理模式的構建
系統的結構決定著系統的功能,并根據系統環境的變化及運行狀況不斷調整,以達到系統的實際功能。設備管理模式的構建首先必須在企業內外環境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企業設備管理的策劃定位,使之融入企業決策和企業文化之中。
在此基礎上運用業務流程重組的基本思想按市場需求確定企業的主要業務流程,用靈活的、基于團隊形式的組織結構替代傳統的職能機構,按企業的核心流程——生產流程對設備管理的組織結構進行重組,以此提出新的設備管理模式,在實踐中不斷地調整和改善,從而達到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快速、高效地完成組織目標,增強企業應變市場環境的能力。
以企業組織結構及企業文化的適應性為前提。設備管理的模式構建是否成功,很大程序上取決于設備管理的組織形式、組織效率及企業全員對管理模式的共識;從系統的、動態的觀點出發,研究設備管理模式對其他子系統及企業總系統的影響;適應國際環境的變化,有一定的先進性,模式有所創新;同時又必須考慮我國的實際條件與適應性,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繼承與借鑒相結合,在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理論與模式的基礎上,發展我國的現代設備管理。
借鑒虛擬一體化的思想,進行企業間設備管理與維修資源重組與共享,改變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模式。推行修管分流,強化管理主體,逐步建立以企業生產流程為核心的現代設備綜合管理模式。
規范化設備綜合管理基于跨職能團隊的組織機構,以生產流程為核心實施設備全過程的規范化管理,重視員工的潛力開發,強調所有參加生產過程的成員間的共同合作。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或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