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闡述了設備現代化改裝的意義,本文為大家介紹設備管理自主保養七步走。設備保養維修指的是設備技術狀態劣化或發生故障后,為恢復其功能而進行的技術活動,包括各類計劃修理和計劃外的故障修理及事故修理。實踐證明,設備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維護保養的好壞。
設備管理自主保養主要分為七大步驟:
第一步:初期清掃。初期清掃就是以設備為中心徹底清掃灰塵、垃圾等。要將清掃變檢查,檢查能發現問題,發現設備的潛在缺陷,并及時加以處理。
第二步:發生源、困難部位對策。為了保持和提高第一階段初期清掃的成果,就要杜絕灰塵、污染等的根源,為此可采取消除或加蓋、密封等對策。對難於維護保養的部位,如加油、清掃、除污等,也應采取有效對策,提高設備的可維護保養性。
第三步:編寫清掃、加油基準。根據第一、第二步活動所取得的體會,編寫一個臨時基準,以保養自己分管的設備,如清掃、加油,緊固等基本條件。
第四步:綜合檢查。為了充分發揮設備的固有功能,要學習設備結構、功能及判斷基準,檢查設備各主要部分的外觀,發現設備的缺陷并使之復原,同時使自己掌握必要的檢查技能。再者,對以前編寫的基準可考慮不斷完善,以利檢查。
第五步:自主檢查。在學習和執行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學習和熟悉設備的操作和動作,質量和設備等等的關聯性,具有正確操作設備和早期發現異常情況的能力。
第六步:整理、整頓。從現有的以設備為中心的活動向外圍設備、整個車間擴大活動范圍,在掌握了上述5步的能力的基礎上,發展為實現并維持整個車間應有的形像。這里說的整理是指明了車間內的工夾具、半成品、不良品等,并制定出管理基準,應徹底減少物、事等管理對像,盡量簡化。
第七步:自主管理的徹底化。要建立起不斷改善的意識,不斷地進行PDCA循環,結合公司的方針、目標,制定出適合自己的新的小組活動目標,做到自主管理的徹底化。
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以及相應的通信設備、辦公設備,實現設備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和維護,集設備基準信息庫、設備日常保養、異常處理、檢修維護、維修費用控制、備件跟蹤消耗以及固定資產管理于一體,提升設備管理的整體效能,優化設備應用的戰略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點擊設備管理系統,或撥打 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