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2017年為化工、農業、互聯網等領域的瓶頸難題提供智庫支持,其科研團隊深入工廠、田間,精準服務山東“智造”。
山東的傳統產業占整個經濟總量的70%,其中,又有70%的傳統產業為重化工。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高端化工產業是山東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十大產業之一。為此,山東大學成立“燃煤污染減排國家工程實驗室”,專攻企業普遍面臨的燃煤污染物減排問題,最終研發出濕式靜電除塵技術。目前,該技術已應用于國內37家電廠66臺機組,累計實現煙塵細顆粒物減排3000噸。
除了解決燃煤污染,被霧霾困擾的山東還致力于發現更多清潔能源。山東大學教授朱維群提出“氫能”利用方案,將化石能源轉變為清潔能源氫能,同時將產生的二氧化碳直接封存做成產品,實現化石燃料的全部利用。目前,該技術還在進一步研發,山東魯洲集團沂水化工有限公司也加入了研發團隊。
朱維群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氫能利用方案是一條解決山東工業實際問題的可行技術路線,這也是中國治理霧霾、調整工業產業結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工業生態文明的科學技術途徑之一。
山東大學的服務“觸角”不僅深入高端化工等行業,還為智慧城市建設出謀劃策。現在濟南市區約1萬輛出租車安裝的“車聯網終端設備”就源自山東大學與企業的聯合研發。這一設備融合北斗新時空物聯網高精度應用技術和出租車時空分布與出行規律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精準管理出租車行業,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在山東,長在山東,我想服務于山東。”在山東禹城掛職的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王祿山告訴記者。他在當地從事有機固廢處理技術研發,解決了智能高溫好氧廢棄物處理設備生產效率偏低的問題。王祿山還積極充當“科技紅娘”,為禹城引進高層次人才62人,35項重大成果在當地實現轉化,促進了當地生物產業形成一個新的產業生態。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