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美國目標日期管理基金的規模達到了1.44萬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了30.5%。相較于2016年的增速10.1%,這一增速快了2倍。這反映了目標日期基金再次受到資金的追捧。
據了解,目標日期型基金較過去十年有所放緩,但2017年,這一基金的規模又出現了較快增長。市場分析認為,目標日期基金作為固定繳存養老基金的默認投資選項,以及2017年市場收益為正等多種因素促進了目標日期基金的規模快速增長。
據美國當地的投資顧問,對于固定繳存的養老金計劃,目標日期基金獲得了超過50%的新增資金。許多養老金計劃中,目標日期基金的繳存期限都超過10年,它所面向的不僅僅是年輕和低收入族群,而是相當大一部分養老金繳存者。
此外,定制化的目標日期資產同期也增長了30.4%,規模達到了1384億美元。相比較,2012年,這類資產的規模還只有274億美元,2014年為876億美元。
隨著目標日期資產規模的增長,目標日期基金有越來越多的資產管理資產轉變為被動資產,這成為美國養老金投資的發展趨勢之一。許多客戶也都要求在養老金投資選項中增添關于被動資產的選項,比如增添美國國內及海外的權益投資,以及被動的固定收益投資基金的選項。費率便宜的指數基金對投資者非常具有吸引力。
依據美國波士頓一家養老金計劃的專業咨詢公司美世的相關人士的意見,公司大部分定期繳存客戶都買入了單獨的主動國內股票基金、而18%的買入了國內被動股票基金。依據美世另外一項單獨的調查,在68只開架的目標日期基金及集合依托計劃中,被動策略是最受歡迎的,占據了51%的資產規模,主動策略則只占到了36.8%,而兩者混合的策略占到11.4%。
另一大趨勢是目標日期基金中逐步替代了傳統的養老金投資品種,且近年權益投資占比提升明顯。一種叫做穩定價值投資基金(stable value funds) 在美國固定繳存養老金所占的規模在逐漸下滑。這是一種類似于貨幣基金,但投資主要是中短期債券且風險相對較低的固定收益基金,這類產品曾經是固定繳存養老的默認投資品種,但現在被目標日期基金取而代之。
據分析,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以其為主要固定繳存的人群已經開始退休,不再繳存并開始提取相應資產;另一方面則是美國長期的牛市促使投資者更加激進,將許多固定收益投資轉變為權益投資。同時,目標日期基金相對于傳統的低風險投資,根據投資者不同階段的投資需求,自動調整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反映其作為養老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已經深入人心。
另外,養老金中固定收益資產也保持了快速增長。被動的全球固定收益資產在2017年增加了61%,達到了25億美元;而全球的主動管理固定收益產品也增長了21%,達到510億美元。
此外,從公司排名來看,領航位列所有的固定繳存養老資產中的第一位,相應的資產管理規模為1.14萬億美元,也是第一家固定繳存資產超過萬億美元大關的公司。貝萊德則在固定繳存養老資產管理規模中位列第二,相應的管理資產為8551億美元。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