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自2014年底備案制開啟以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累計共有121家機構備案確認1235只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總發行規模達17716.79億元。
中國資產證券化百人會論壇理事委員會主任曹彤表示,資產證券化可以兼顧高評級企業和低評級企業的融資需要,把融資和資產一一對應,滿足各類型企業的融資需要。
蕪湖市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王干勁認為,對中小企業來說,資產證券化可緩解其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中小企業融資難,主要是因為經營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如果與優質大企業合作,將中小企業應收賬款實現資產證券化,可獲得更好信用評級,降低融資成本,擴大融資規模。
“此外,在金融科技應用迅速發展的當下,資產支持票據相繼發行,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創新推出,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需求強勁以及不動產類ABS項目的推出等多重因素,均為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帶來新機遇。”曹彤稱。
不過,資產證券化的良好發展也離不開有效的風險防控。
曹彤表示,資產證券化下一步發展的核心在于運用金融科技構建生態圈,以解決此前線下難以解決的風險發現、風險計量、產品定價、信息對稱性等問題。
在風險關注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春艷表示,首次關注到的是收費權類產品發生現金流偏差情況較多,需關注現金流穩定性;第二是融資租賃類產品現首張罰單,需防范資金混同風險;第三是保理類供應鏈金融產品單一房企債務人,需防范集中度風險;第四是類REITs產品逐漸擺脫主體信用的同時,需要關注資產退出處理方式;最后是實質違約產品管理人多采用法律手段維權,需關注破產隔離問題。
對于今后如何更好地推進資產證券化發展,2018中國資產證券化行業年會發布的《中國資產證券化運行報告(2018)》建議,著手研究制定“資產證券化法”。要盡快梳理現有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去掉相互矛盾、不合時宜的內容;充分調查研究、借鑒國際經驗。此外,應根據基礎資產的性質確定并統一資產證券化的產品標準,改變目前以發起或發行機構性質、監管部門管轄范圍為依據劃分資產證券化產品類型等做法。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