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資管業務,從2012年“一法兩規”頒布( 《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 以來,其業務涵蓋范圍擴大到了銀行、信托、證券、基金、期貨、保險等諸多領域,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開始進入了一個大資管時代。
從2012年到2016年,資管行業以44%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一路把規模壯大到了116萬億元。在這百萬億級的市場里,券商資管以18萬億的規模,排在了行業前列。
2017年以來,市場已經有16只券商資管系基金產品入市發行,特別是在今年年中,券商去通道業務以后,券商資管系在第三季度單季發行了10只基金產品,占到三個季度發行總數的62.5%,較以往的發行速度有大幅提升。
券商主動加快發行資管產品的態度,表現出了券商積極管理態度的轉變和想搶占更大市場的野心。
那么在券商轉變發展思路、尋求更大市場的需求背景下,券商資管的康莊大道該走向哪呢。
第一,信貸ABS。銀行信貸,如消費信貸類、信用卡、車貸,融資租賃等債權類資產。銀行對于這類資產有較強的出表需求,這就為有能力的資管機構創造了業務機遇。
第二,企業股權、債權融資類項目。在虛擬經濟和房地產強勢的現狀下,多數做實體的企業融資是大問題,這就催生出其利用資產做結構融資的需求,比如用一些比較好的商業物業項目來做證券化融資,這樣的做法,不僅解決了企業融資問題,同時也體現了資管產品的社會價值。
第三,場外股票融資。可以通過收益互換,或者是通過股票的銷售交易和質押組合運用,或者是通過結構化的小集合,參與增發、大宗交易等方式滿足客戶的融資、市值管理、量化對沖等需求。股票融資類項目,包括新三板等在以后都將會是一片藍海。
第四,衍生產品。包括場內和場外兩部分,場內主要是交易所推出的個股期權、ETF期權和股指期權。
場外部分,現在有利率互換、股票交易互換、資產管理總收益互換等多種交易類型,如果場外交易市場能有效向券商資管放開,那么券商也能去參與資產管理總收益的互換,進行個性化產品設計,這將更有利于滿足客戶多元化、個性化的投融資需求。
此外,券商提高主動管理能力也尤為關鍵,提高全面風險管理能力、產品設計能力后,在監管允許的范圍內積極投入到場外及非標市場的投資中,增強券商資管的競爭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大放光彩。
綜上所述,多元化的產品布局,才是券商資管未來發展的康莊大道。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