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為資產管理安上“智能芯”?近年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向信息化企業轉型,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而對于企業資產管理上該如何實現信息化管理呢?筆者認為資產管理系統實施是關鍵,那么下文是筆者對于萊蕪:為資產管理安上“智能芯”一文的詳細介紹,借以幫助更多的企業用戶了解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檢察機關的內部資產管理被認為是一塊專業性很強的領域,管理效能如何關系到檢務保障的順利運行。萊蕪市檢察機關本著管好用好國有資產,優化資產配置,提高管理效能的目的,強化“互聯網+”理念,研發并應用了基于物聯網和手機移動管理于一體的新型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資產配置、使用、出租(出借)、處置等各環節的全過程動態監管,有效提升了檢務保障能力。市檢察院及萊城區檢察院作為試點單位在全省檢察機關做了經驗介紹。
長期以來,檢察機關在以往資產管理中,往往存在賬面與實物不符、資產脫離監管以及資產浪費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一頑癥?新型運資產管理信息系統設有領導查詢和智能分析功能,能夠在線實時查詢、分析所轄單位的所有資產總量,對下級檢察機關的資產購置、資產使用、資產處置等事項進行在線查詢和審批,為領導決策提供精確的動態數據支持。為實現與財政部門的無縫對接,系統涵蓋了財政系統的所有基礎功能,并隨著財政系統的功能升級而升級,還通過與財務核算系統的銜接,將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結合起來,能夠生成真正意義上的財務臺賬,可以徹底解決資產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對賬難的問題,真正實現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過去固定資產只能在數據庫中管理,無法真實地反映資產的變動、損毀情況,現在通過管理系統讓每一項資產的使用人作為管理人員,既能提高人員的責任心又能確保資產的合理使用。”行裝部門的同志介紹道。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還開發了“檢務通”移動端管理應用,實現了與移動辦事系統的結合,通過手機進行操作,采用大數據中心的部署模式,變“一人多用”為“一人多管”,以此為平臺,實現資產動態管理。堅持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實行全開放式用戶管理,將每件資產管理定責到每個部門、每個人員,不定期組織檢查清點。指定專人負責固定資產管理,所有固定資產使用和管理責任到人,干警人手一個管理賬戶,真正落實管理責任,實現用、管、責于一體,資產管理成效明顯。
據了解,該系統結合物聯網技術的運用,以在資產上粘貼無線射頻標簽和在辦公樓門口安裝射頻天線的方式,對資產進行自動定位和監控,實現資產的全程管理。通過采用“條形碼”技術,實行了固定資產的動態管理,提升了資產管理的精細化水平。通過推行國有資產“條形碼”管理,給全院固定資產粘貼信息唯一的“電子身份證”——“條形碼”卡片。每條“條形碼”具體包含使用部門、使用人和存放地點,大到土地、房產,小到辦公桌椅等具體信息,當資產被帶出辦公區時,系統會自動進行記錄,實時報警,自動定位資產。真正實現了資產的動態化管理,提高了資產管理的安全性和實時性。
為推動服務模式轉型提質,該系統結合檢察工作需要,依托現代科技,實現了物與人、物與物、物與網絡的連接,資產管理中對涉密電腦、U 盤等設備以及耗材的登記、統計、信息查詢、進出管理等功能,更有效地預防涉案涉密信息泄露,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節約型機關建設。基于大數據管理理念,將所有涉密資產數據全部向保密管理部門開放共享,為全市檢察機關涉密管理提供基礎數據支持,促進資產數據的跨部門深入共享,提高了大數據的實際應用水平。
欲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