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上企業中對于資產管理越發的重視起來,而為了更好的管理企業資產,對于企業中的資產管理維護就要有所評估,也可以說是對企業的“完善資產管理 (QAM)”,那么究竟什么是完善資產管理(QAM)呢?筆者將于下文中為大家進行詳細的介紹。
完善資產管理是一種必要的文化、流程和工具,它能幫助企業高效地維護設備,從而實現卓越生產。 在本文中將簡單談一下企業在向諸如CBM和RCM等較高級別的維護流程發展,到最終實現QAM的過程中,通常會經歷的五個資產管理發展階段。
凡事都有個開始,維護也不例外。因為沒有可以參考的設備歷史記錄,所有維護工作都是被動的。有些企業在最初生產或提供產品服務時并未意識到維護問題,直到這個問題在資產負債表中明確地表現出來。部分焊工或機械師會對有故障的設備進行微調,而遇到重大問題時服務代表會被要求加入進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故障開始真正地引發生產問題,并導致正常業務的癱瘓。
在階段二中,企業開始聘用維護機械師,并甚至允許機械師抽出一定時間坐在辦公桌旁,制定維護計劃并加以記錄。在這個階段,基于日歷和運營時間的項目經理落實到位,技術人員開始記錄設備的歷史狀態。大多數企業只是為了遷就QS或ISO等一些行業質量標準才邁進到這一步。而且許多企業將在這一階段無限期地停留下去,因為大家普遍認為如果技術人員不用工具去修理有故障的機器,那么他就是在浪費時間。在這個階段,更多前瞻性的、主動的規劃和管理工作還未被視作增值項目。
在這個階段中,計算機維護管理系統 (CMMS) 最終會被認可。企業會專門成立一個團隊,就完成這套系統所需要的成本和要經過的步驟展開調研。管理層將對該項目提供支持,同時該系統的擁護者會加入進來,帶領軟件的選型和實施工作。
在階段四中,維護團隊開始認真考慮如何將CMMS同企業中的其他系統( 如企業資源規劃 (ERP) 系統、設備監控和項目管理軟件等)建立接口。如果維護團隊正在ERP中削減采購訂單并創建領料單,與此同時又采用手工方式記錄成本用于數據備份,或者在CMMS中建立副本,那企業是時候考慮投資集成解決方案或購買直接接口了。
現在,您已經站在QAM的高峰上,并且具備可以真正實現RCM的所有工具。您可以決定哪些設備是真正關鍵的,而不會錯選那些根據經驗判斷可能關鍵,但實際上并不是的設備。您手頭可以適時地調取儀表盤數據和關鍵績效指標。您可以迅速而輕松地做出維修/更換決定。憑借準確的數據,您還可以做出“使用至故障”的決定。
綜上所述,QAM是一個關于如何制定資產管理計劃的模型。盡管采用正確的技術非常重要,但真正能夠去蕪存菁,決定您企業能否實現RCM的關鍵因素還是您企業的文化。企業需要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而不僅僅是預算表上的幾行數據。人員、流程、專注程度和規章制度是維護計劃成功的要素。軟件、監控設備、可靠性前提和績效指標只是輔助和衡量成功的工具。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完善資產管理(QAM)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