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常州布局發力新能源汽車產業,本文來看存量資金積極布局核心資產。昨日,A股震蕩分化。其中,上證50指數在金融股、資源股強勢驅動下小幅揚升;而創業板指則因新股急跌而拉出長陰線,高估值仍然是創業板揮之不去的陰影。
存量資金積極布局核心資產
市場化調控思路進一步確立
對于A股昨日走勢,業內人士認為,主要因為上周五晚間公布的新股IPO家數擴容。這一方面意味著監管層市場化調節市場情緒的思路已確立。一旦市場出現炒作新股的苗頭,就會加大新股發行,從而抑制炒作。另一方面,新股籌碼不再稀缺,導致市場參與者找不到進一步操作的方向。在此背景下,部分存量資金重新回歸主流,關注以金融股、資源股等為代表的核心資產股。
當然,今年以來,A股的核心資產股內涵不斷變化。例如,上半年主要是食品飲料、家電等代表著中國特色消費、中國制造優勢的相關產業鏈個股;近期則輪換至金融股,以及以煤炭、鋰、鈷等為代表的周期性產業鏈個股。但不管怎樣,主流資金圍繞核心資產積極布局,并推動相關個股次第上行。因此,隨著市場化調控思路的進一步確立,更多的存量資金將放棄炒作的念頭,重新追逐核心資產股。
熱點演變分歧猶存
目前來看,A股中短線的上升趨勢較為清晰。一方面,主流資金的操作思路非常得當,主打核心資產股。而且,核心資產不斷推陳出新,賦予該主線強大的生命力。例如,近期市場主流資金重歸金融主線,但不再以前期的保險股、銀行股為主,而聚焦券商股。近兩個交易日,券商股紛紛異動,顯示市場參與者對券商股的經營彈性、業績趨勢有了新認識。畢竟券商的杠桿率在提升,無論是資管業務,還是融資融券業務,均賦予券商股更高的業績彈性和更高的股價彈性,此類個股有望成為近期A股揚升的先鋒。
另一方面,成交量漸趨活躍。前期市場成交量相對低迷,滬市日均成交量在1600億元左右。但近幾個交易日,成交量明顯放大,昨日滬市成交量已達2228.3億元,說明漸有部分觀望資金開始加倉。從當前A股所背靠的經濟環境、流動性的演繹趨勢看,A股目前確實沒有更多值得擔憂的因素,隨著成交量的活躍,A股重心有望上移。
不過,對于熱點演變,市場仍存在一定分歧。主流資金關注的核心資產,仍然有望持續震蕩前行。但對于新興產業、醫療服務等產業股,樂觀者認為,隨著市場活躍,相關個股有望震蕩企穩,成為核心資產主線的有益補充;謹慎者則認為,此類個股的估值高企,略有風吹草動,持股者難免慌張,難成氣候。昨日創業板指的急跌,或有著這方面的原因。
目前而言,謹慎者占據上風。但隨著創業板指的調整,估值重心將進一步下移,不排除估值漸趨合理的新興產業股出現結構性投資機會。因此,在操作中,建議投資者兵分兩路,一方面集中于核心資產,包括以券商股等為代表的金融股主線,也包括以新能源鋰電池上游的鈷等為代表的資源股主線。另一方面則可試探性建倉新的經營模式,如新零售等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同時,對文化體育產業、醫療服務業、新能源汽車運營等產業股,也可跟蹤。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