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企業資產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介紹,本文來看中國巨石受益景氣回升與資產整合。中國巨石主要從事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的生產和銷售,是全球最大的玻璃纖維專業制造商,也是世界玻纖行業的引領者。目前公司產能份額在全球達到20%,在國內達到32%,并且遠高于國內其他同行業企業,穩居玻纖行業的龍頭地位。
中國巨石受益景氣回升與資產整合
國內玻纖行業景氣復蘇
玻璃纖維是以天然礦石為原料,經過粉磨、高溫熔化、拉絲、后加工等工序制成。產業鏈包括玻纖、玻纖制品以及玻纖復合材料。玻纖下游需求主要來自建筑業、交通、工業、風電領域,合計占比約為80%。
從歷史上來看,玻纖行業是周期疊加成長型的行業,過去玻纖應用于建筑領域比重較大,周期性明顯,隨著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玻纖行業正逐步平滑掉其周期性,抗周期性風險增強,未來成長空間仍值得期待。目前下游電子、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正處于上行周期,且風電有回暖跡象,需求端支撐明顯。
一季度國內玻纖價格平穩,企業庫存較低,隨著供需格局逐步改善,價格有望逐步上漲。繼泰山玻纖、內江華原等漲價之后,五一節后泰安富翔、九江三星等小企業無堿紗也開始提價,顯示今年玻纖行業景氣復蘇。
海外玻纖市場趨勢向上
我國玻纖產能占全球的60%以上,且由于成本和規模優勢其出口占比較高,凈出口規模占我國玻纖產量的30%左右,大企業的出口比例會更高,如中國巨石自2010年至今出口比重始終維持在50%左右。
2016年,國內玻纖受風電需求回落影響,需求首次負增長(測算值為-0.7%),價格下半年開始明顯下滑;但凈出口市場受益于全球經濟溫和復蘇、及匯率調整帶來的出口競爭優勢修復,整體需求向好,玻纖紗及制品凈出口數量增長10%,且出口產品價格在下半年有所上揚。
跟蹤數據顯示,2017年1-2月凈出口規模同比增長8%,延續去年增長態勢,在美國經濟復蘇和匯率調整帶來的出口優勢修復下,預計今年海外市場需求將好于去年,價格有望上漲。
公司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自1999年上市以來,中國巨石營業收入從3.7億元增長至74.46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9.24%;營業利潤從0.33億元增長至17.46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26.29%。17年來,除了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玻纖需求大幅下跌造成營業收入和利潤出現負增長和虧損以外,中國巨石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基本維持上升趨勢。近幾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處于穩定上升階段,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受益于基建升溫及汽車熱塑材料需求增加,中國巨石今年一季度玻纖產品產銷良好,銷售價格同比環比均有所回升。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5%,實現歸屬凈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30.8%,凈利率達到25.3%,創歷史新高。
此外,中國巨石與中材科技(002080,股吧)同屬中建材旗下,玻纖、葉片等業務重合,隨著中建材合并完成后,相關資產的整合將逐步實施。與此同時,玻纖作為全球貿易商品,在建筑、汽車及電子產品等有廣泛應用,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玻纖有望加速全球拓展,將充分受益于一帶一路戰略。
業績穩定增長支撐股價
良好的成長性與盈利能力給予股價強勁支撐。中國巨石股價今年來表現穩健,特別是股指向下調整以來表現出良好的抗跌性。4月11日至昨日收盤,滬指下跌5.44%,而同期中國巨石股價則上漲4.31%,并在昨日創下一年半來的新高。
長江證券(000783,股吧)表示,公司產品結構優化帶來盈利進一步改善,全球化智能化布局日臻完善,中長期增長可期,預計公司2017-2018年每股收益為0.82、0.95元,給予買入評級。
國金證券(600109,股吧)表示,隨著玻纖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及公司產能的釋放,公司將充分受益于行業景氣帶來的紅利,業績將穩定增長,預計2017-201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76、0.88和1.01元,對應估值分別為15、13和11倍,給予買入評級。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