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山德龍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唐山德龍)煉鋼廠,提起維修電工宋振興,大家都稱他為小“匠人”,這不僅是因為他在技術上有兩把“刷子”,更主要的是他的工作態度。從2011年被調到天車電工班組,7年來,他與設備“共舞”,從一個毛頭小子成長為今天的技術骨干。
宋振興從不會到會,再到技術嫻熟,經歷了很多苦與樂。如今,由于技術過硬,車間委以重任,讓他負責鋼水跨140天車的點檢與維修。據了解,140天車是煉鋼廠最重要的天車,出現故障若不及時處理,直接影響生產。擔此責任,他嚴細認真,從未有過絲毫怠慢。
起初,在工作中,難免會碰到不會和不能解決的問題,但宋振興從不服輸,憑著一股韌勁兒,加班加點勤學苦練。即便是下班后,他也要拉著老師傅詢問、請教,直到把當天不清楚的問題弄明白。他還把電氣設備的銘牌信息抄下來,直接給廠家打電話咨詢,或者結合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和圖紙,打印出來仔細研究。沒有檢修任務的時候,他經常一個人蹲在設備旁,或是拿著圖紙,仔細琢磨,認真探究。
記得一天白班,上午8點30分,宋振興在例行巡檢時,發現在2號天車主小車控制箱內一個接觸器接頭有燒黑的痕跡,他判斷可能是接觸不良。于是他就停下來觀察,果然,幾分鐘后,接頭處就出現了“打火”。當時,正值機器滿負荷生產,2號天車連5分鐘停車時間都沒有。怎么辦?他果斷決定在車上做臨時監護,一有異常就采取行動。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1點半,整整5個小時,他一直監守,寸步不離。好不容易等來熱換間隙時間,他立即采取措施,消除了隱患。等忙完下車,他已經是腹中空空,精疲力盡了,但換來的卻是生產順暢進行。
“電氣設備維護靠嚴謹、堅守和持之以恒。我沒技術,就是清清灰。”“設備靠保養、不靠修,不做修理工才是好維修工。”這些他經常說的話,含著大道理,也是他工作態度的最好折射。
天車長期處于高粉塵環境,因此工作人員及時清除設備積灰有助于及時發現設備隱患,這是維護設備正常運行的基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家進行設備清灰時,都是用風管在設備表面吹。宋振興覺得這樣效果不好,建議拆開外殼由內往外吹,效果會更好。大家采用他的建議后,明顯降低了設備故障率。
多年干天車電氣巡檢,宋振興總結出了四點經驗:一是勤,設備巡檢要勤;二是細,易發故障部位檢查要細;三是精,維護保養要精心;四是快,處理故障要快,杜絕重復故障。做到這四點,能有效減少天車電氣故障,也讓他很受益。他不僅自己這樣干,還將這樣的經驗分享給他的天車同事。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