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北京地鐵引入新型設備 站內首次實現自助退卡,本文來看中國醫療設備揚帆濟世正當時。近日,東軟醫療宣布入駐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成為中國醫療設備企業積極利用開放實現發展的最新舉動。
中國醫療設備揚帆濟世正當時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醫療設備行業起點低、底子薄,改革開放后一方面遇到了國內民眾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產生的巨大醫療保健需求,另一方面又要面對國外大量先進醫療設備進入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值得稱贊的是,近年來中國醫療設備企業積極擁抱開放大潮,重視創新、奮發圖強,最終實現了快速發展。如今,中國醫療設備與服務正向著高精尖邁進,并借助開放大潮揚帆出海,服務更多民眾。
1 從無到有艱難起步
在現代醫學及保健領域中,醫療設備在診斷、治療、科研、教學等工作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醫療設備的發展水平往往決定了醫療機構的整體水平和實力。
以著名的X射線為例,醫用X射線設備可以產生并控制X射線強度,在人體承受范圍內對人體相關組織進行放射檢查以及放射性治療,是現代醫學中十分常見的科技應用。隨著科技的發展,X射線應用也更加精細復雜。1971年,英國物理學家亨斯菲爾德研制出了“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機”(簡稱“CT機”),可以大大提升對病患處的檢查精細度,從而成為是X射線在放射醫學中應用中的一大革命。
然而,改革開放后的一段時間內,盡管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醫療需求不斷升級,但醫療診斷領域必備的CT機卻幾乎完全依賴進口。由于人口基數大,中國對CT機的需求缺口巨大。當時,中國國內CT機市場完全被來自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的幾個跨國公司所壟斷,價格昂貴,維護成本也非常高昂。只有少數大型醫院才有實力購買進口新品CT機,國內大部分普通醫院則只能使用國外已經接近淘汰的二手CT機。
面對這一情況,東北大學鄭全錄、李甲遞等幾位教授從修復“洋CT”開始,夜以繼日地做實驗攻難關,最終逐步掌握CT機的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成功填補了國產大型醫療設備行業的空白。1997年1月,中國第一臺可以臨床應用的國產CT產品由東軟集團研制成功。其中,東軟創新性地采取以軟件來修正成像偽影的技術,不僅突破了跨國公司對CT核心技術的封鎖,而且大大降低了CT機的生產成本和運營成本,引領了新的技術潮流。
專家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伴隨中國人口數量增長、老齡化加劇、居民健康意識增強、支付能力及醫療保障水平提高,國內醫療健康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進而推動醫療設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僅為535億元,到2016年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就達到37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4%,遠高于世界醫療器械市場8%左右的增速。預計2017年,中國國內的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約45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在開放帶來的競爭壓力之下,國內相關企業水平亦不斷提高,中國醫療器械進口規模逐漸放緩,出口規模則不斷增大。
2 奮力創新擦亮招牌
對于醫療設備行業的發展,中國政策層面亦給予了高度重視。《中國制造2025》將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作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同時要求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可穿戴、遠程診療等移動醫療產品,并實現生物3D打印、誘導多能干細胞等新技術的突破和應用。
在企業層面,中國相關企業亦不斷探索,努力擦亮自身招牌。例如,曾經在國內醫療設備領域創造多個“第一”的北京萬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外同行技術壁壘高、競爭能力強的背景下,多年來積極網羅科學人才,潛心研發影像類醫療器械的設計、制造、生產工藝,最終實現了從生產傳統的X射線機,到產品覆蓋超導磁共振、血管介入治療系統、高頻數字腸胃診斷系統等多個高端醫用領域的轉變。如今,萬東的產品已出口至世界70多個國家及地區,累計為全世界提供10萬套醫學影像設備,年服務患者數量超過1.5億人次。
“60多年來,萬東始終以技術為競爭點,以產品穩定實用為信念,以保證醫療設備安全運行為第一要則。一方面,作為民族企業,我們希望讓先進可靠的國產醫療設備為更多人提供優良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面,醫療設備不同于其他產品,它是關乎生命健康的責任載體,因此醫療企業自身必須保證所生產的產品在整個使用周期內平穩安全運行,并為之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因此,我們建立了一個巨大的網絡,把售出的設備和我們的工程師連接起來,以便實時監測產品的運行狀態,及時有效地幫助醫院第一時間預防和解決問題。”北京萬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除了醫療設備制造,中國企業提供的醫療服務亦不斷走向成熟。在不久前舉辦的第22屆中國國際口腔設備材料展覽會暨技術交流會上,浙江通策醫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學聯手創立的“存濟口腔”品牌也參與展示,其提供的專業化服務及相關設備贏得了海內外同行的廣泛認可。與此同時,通策醫療還積極發起成立“通策牙學院”,致力于培養臨床方向的口腔領域人才,課程囊括口腔內科、牙體牙髓科、兒科、牙周科、種植科、修復科等,還開展護士培訓等,著力為醫療服務儲備人才。
3 加速開放駛向藍海
依托龐大的中國市場,中國醫療設備產業不斷成長,由弱變強;擁抱開放的競爭機遇,中國醫療設備產業“懸壺濟世”,揚帆出海。近年來,中國醫療設備“走出去”取得了豐碩成果。
以在中國醫療設備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醫用耗材為例,其進出口額由2012年的75.86億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86.2億美元。“國際市場上,中國醫用耗材已經占據比較穩定的60%以上的市場份額,產品種類和質量不斷提高,產品結構從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轉變,制造模式從貼牌生產轉型升級向原始設計制造商方向轉變,進出口額也在逐步擴大。”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孟冬平說。
不過,隨著國際市場份額的穩定,中國醫療設備產品“量大價低、高端不足”的結構性問題亦逐漸凸顯。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醫療領域高端設備及前沿技術主要被歐美等發達國家掌握。憑借較高的技術壁壘以及強大的資本實力,歐美企業長期以來占據著世界高端醫療器械市場主體地位,彩色超聲儀、光學射線儀器、高端介入材料以及試驗試劑等中高端產品占據中國醫療器械進口總額的半壁江山。
孟冬平表示,以價格導向為競爭的現狀已影響到企業的創新與發展,在國際分工潮流改變、產能過剩的今天,如何智慧地轉移產能、尋找新的突破、實現產品差異化發展是醫用耗材領域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未來,產業結構升級、自主研發技術提升、自主品牌意識提高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三大趨勢。
如今,中國醫療設備企業正借助開放的大潮加速出海。據萬東醫療前述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公司主要通過三種方式拓展海外市場:一是在全球范圍建立廣泛的銷售服務網絡,以每一臺產品的銷售和使用來拓展市場份額,推進品牌建設;二是直接參加海外的國際招投標項目,與國際知名品牌競爭,從而展示自身實力;三是積極參加中國政府援外項目,向世界各地用戶提供優質穩定產品。
“目前,萬東的產品不僅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更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醫療設備市場實現突破,數字化高端技術產品占出口產品70%以上。同時,我們還建立專門的國際售后服務隊伍,在埃塞俄比亞、埃及等地建立售后服務中心、提供備用配件并常年派駐工程師。除此之外,中國醫療設備出海過程中本地化生產十分重要。因此,我們在市場、服務、人力資源以及專家團隊合作等多方面都開展了相關嘗試,力求取得更多國際化進展。”該負責人說。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或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