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設備管理的成本意識,本文來看長樂高速施工新設備新工藝顯威力。昨日,在長平高速風洞山隧道出口處,一名工人按下頭上戴著的安全帽上的報警裝置,調度室內隨即響起刺耳的警報聲,視頻監控上也立刻顯示出報警人所在的位置和距離。當日,在長(樂)平(潭)高速公路舉辦的項目觀摩會上,一系列新設備、新工藝“扎堆”亮相。
長樂高速施工新設備新工藝顯威力
風洞山隧道全長4906.5米,設計為雙向6車道,屬于大斷面特長隧道。隧道內地質復雜,有7條地質斷裂帶,上方還有南陽水庫。為了提高隧道開挖效率,施工中采用了軸向不耦合切縫聚能光面爆破,比起傳統爆破開挖,不僅斷面更穩定,有效控制了超欠挖,而且節省了炸藥、人工,工效提高20%。
隧道爆破開挖產生的洞渣數量驚人,以往它們作為廢渣統一棄運,但在長平項目中,施工方采取水洗機制砂工藝,使洞渣制成的機制砂各項指標符合質量標準,用于混凝土施工,并完全替代了河砂。此外,通過壓濾泥沙,和對渾水的沉淀循環利用,真正做到污水“零排放”。
隧道爆破開挖中,難免會產生揚塵污染。這時,移動風送式噴霧機就派上了大用場。據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這套裝置結構簡單,但除塵覆蓋面大,除塵效果好,而且對水質要求低,可以直接利用雨水等回收水。
除了隧道建設,橋梁施工也采用了不少“高科技”。在松下跨海特大橋施工現場,記者看到,1號、2號墩已建成,3號墩已轉入墩柱施工。目前1號墩正在進行鋼筋綁扎,預計6月上旬可實現首跨移動模架澆筑。3號墩墩柱則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翻滑結合施工工藝,這在福州市尚屬首次。通過改善工藝,墩柱施工的效率翻了一番,每天可施工1模(2米),平均38米高的墩柱半個月時間就能完成。
據悉,目前長平高速全線路基工程已完成80%,橋梁工程已完成65%,隧道工程已完成60%,全線各標段建設進度穩步推進,力爭明年底建成通車。屆時,從福州到平潭,將由現在的1.5小時縮短為1小時,進出平潭將有第二條通道。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或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