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與質量的關系分析(Machine-Quality,M-Q分析)可以說是一種高品質、低成本的活動,它不只對設備精度與產品質量做關聯分析,而且還對于檢驗設備、作業方法、原材料等要素與設備的關聯性,及在質量上的影響加以分析。
設備與質量的關系分析
所以,如果想對設備精度與產品質量間的關聯做分析,或對檢驗設備、作業方法、原材料等要素與設備關聯性在質量方面的影響做分析時,M-Q分析法非常適用。
探討質量特征及其工程要素(設備-Machine,人-Man,方法一Method,材料-Material)間的關系,可從事前質量水準的制定及日常檢查或事后原因分析兩方面著而M-Q屬于前者,因此可說是一種質量的預防維修( Q-P,M),方法與預防維修的理念完全相同,著重在于事前質量的確定及避免質量缺陷的發生;
而一般QC方法則側重于缺陷發生后,根據其數據資料來分析解決問題,這點可從TPM與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全面質量控制/管理)的差異點來說明。
TQC是從輸出端(Output)著手,避免缺陷再發生;TPM則強調從輸入端.( Input)著手,期望使質量缺陷不會出現。事前的管理控制如果越周密,則事后的缺陷產生將越少,效率上也會大大提升,,這點正是TPM受重視的主要原因。套句老話說,就是“預防重于治療“。
在質量管埋的概念里,基本上要建立的不是“基于人的管理( Man Control)”,而是“基于事實的管理(Fact Control)”的理念。考慮相關原因,借助各種統計方法,從事實數據中找出原因。統計質量管理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特征要素分析圖、直方圖、柏拉圖、查檢表、層別法、管制圖、假設檢驗分析、相關/回歸分析、實驗計劃法、可靠性。
在分析原因時,應靈活采用這些基本分析方法,將相關原因找出,并一一解決,這才是TPM活動的精髓。
M-Q分析對于提高操作人員對維修技術以及維護人員對質量方面的理解非常有效,而且通過質量和設備的關聯性與活動地緊密結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或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