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這些磨損主要分為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但對于這兩種磨損怎么區分,人們并不是很清楚,本文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如何區分設備的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
一、設備的有形磨損
機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或閑置過程中,由于做功受力或自然力的作用而使設備實體產生的損耗和磨損,稱為有形磨損或物質磨損。
(1)有形磨損產生原因。機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零部件產生摩擦、振動、疲勞和沖擊等現象,必然導致機器設備的實體產生磨損,此種磨損通常稱為第一種有形磨損,按其磨損量的微觀分析可分為初期磨損、正常磨損、劇烈磨損三個階段。磨損達到一定程度,整個機器故障率高,功能下降,達到不能使用的程度。自然力的作用是造成有形磨損的另一個原因,設備在閑置或封存狀態下,也同樣會產生有形磨損,這是由于金屬腐蝕、生銹、橡膠與塑料零件材質的老化等原因造成,通常稱為第二種有形磨損。此種磨損同樣會使設備自然喪失精度和工作性能,達到不能使用的程度。
(2)有形磨損的度量。對機器設備的有形磨損可以用以下式表示:ap=R/k1。式中ap為設備有形磨損程度;R為修復全部磨損零件所用的修理費用;k1為確定設備磨損時,該種設備的重置價值。通過公式可以得知,當維修成本增加或設備重置價格降低時,有形磨損度在增加,實踐中當ap≥30%時就應該綜合考慮設備修理經費的投入。
二、設備的無形磨損
設備的無形磨損亦稱為經濟磨損或精神磨損,是由于科學技術進步而不斷出現性能更加完善、生產效率更高的設備,使原有設備的價值貶值。比如數控機床的系統升級,新的節能技術的應用等,都會使原有設備顯得效率低或耗能高,無形中設備被貶值。
無形磨損產生原因。無形磨損是由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用引起的設備價值損失,在實物形態上看不出來。其造成原因有以下兩種:一是由于生產率提高,生產同樣結構機器設備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耗費減少,因而使原設備的價值相應貶值,稱為第一種無形磨損;二是由于技術進步影響下,生產中出現了性能更加完善,結構更加先進,生產效率更高,耗費原材料和能源更少的新型設備,而使原設備技術落后,產生貶值,稱為第二種無形磨損。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或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