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講述了設備事故性質,本文淺談設備投資項目技術可行性分析范圍。設備指的是可供人們在生產中長期使用,并在反復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實物形態和功能的生產資料和物質資料的總稱。
技術可行性分析,即設備工程師從事對可能采購設備的技術性能、先進程度以及持續時間的調研、分析和評價的全部活動。其核心是從技術角度評價設備性能的綜合水平。通常情況下,應對采購設備的7種性能進行分析并給出結論。
1.工藝性。即滿足產品設計、制造、裝配工藝或滿足安全、高效運行等工作的性能。
2.可靠性。可靠性分為由設計、加工、裝配水平形成的固有可靠性和由使用條件決定的使用可靠性。在這里主要分析前者,即考察系統、設備或零件在規定工作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任務的能力。其特征量可以用以下3種指標反映。
3.維修性。一般是指從事設備保養、檢查和排除故障的工作效率。對此,應分析影響設備維修性的5個主要因素的具備情況。
4.安全性。指對操作、檢查、維修人員和設備本身以及周圍環境免受損壞(傷害)的保護能力。要求安全防護裝置齊備,特別是在壓力、速度、負荷以及防火、防爆、絕緣、接地等方面要有專門檢測與控制的保險設施。明確壓力容器和承重鋼絲繩的檢測要求,特別是泄漏與裂紋的檢測手段。
5.節約性。應分析設備對能源和原材料的有效利用程度,包括對電、煤、燃油、蒸汽、壓縮空氣、水等的耗用分析,以及能源供應情況調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選用節能產品。
6.環保性。要使設備在生產、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廢氣、廢水(液)、廢渣以及噪聲和放射、輻射等方面的污染,均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以及更高的要求。
7.對環境的適應性。一些大型成套裝置,尤其是露天或半露天安裝的設施要對自然環境有較好適應性。有影響的環境包括水文(降水、蒸發、滲人、徑流等)、氣象(氣溫、濕度、風力、雷電、雨量等)、地質以及交通運輸和施工條件等。
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具有圖形化的界面,操作便捷,簡單直觀。用戶對系統的操作只需要鼠標和少量的鍵盤輸入,即使是計算機基礎很弱的用戶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很快地熟練操作。其人性化設計,簡單的操作步驟,交流的界面設計,體現了乾元坤和軟件技術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點擊設備管理系統,或撥打 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