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行業快訊訪問量:1942編輯:yangyong 日期:2024-11-01 20:58:00
簡單來說B2B電子商務是指一個市場的領域的一種,是企業對企業之間的營銷關系。電子商務是現代B2B marketing的一種具體主要的表現形式。它將企業內部網,通過B2B網站與客戶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網絡的快速反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下面我們來介紹B2B大宗電商背后的難點。

B2B大宗電商背后的難點
從市場角度上看,大宗商品行業整體進入到一個正常的市場經濟環境。在過去,大宗商品電商不受到互聯網的關注,過去的大宗商品只是一個手段,一個標準的賣方市場。而從2012年開始,所有的大宗商品領域全部進入到產能過剩的時代,在產能過剩的時代里面,就從一個賣方市場轉型到了買方市場。之后,隨著電子商務逐漸成熟,大宗商品電商的商業模式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生意社發布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總數已突破1100家,其中僅2014年新注冊掛牌的就超過90家。
在大宗商品進出口領域,目前的跨境電商模式相比于傳統的大宗商品進出口模式更為靈活。而且大宗商品電商模式減少了大量的中間環節和相關成本,必然會贏得消費者的親睞。對消費者來說,可以用比原來低很多的價格買到海外商品,而總體而言,也是吸引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推動國內產業升級的一種新嘗試。
而且,大宗商品的標準化優勢也使得其能夠更好地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眾所周知,在互聯網領域里面,只要一個行業的產品是標準化的,未來互聯網化的交易、電商的交易一定會成為一個主流。大宗商品領域的商品基本上是標準化,大家對產品的質量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業內也有一些衡量的準確標準。以鋼鐵為例,從類型上可以分為H型鋼、槽鋼、角鋼等,從材質上可以分為不銹鋼、碳鋼、合金鋼等,而且每種類型的鋼都有固定的規格尺寸。總而言之,大宗商品非常細分化、標準化,在電子商務時代,大宗商品與電商可以產生非常強烈的化學反應。
此外,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出也促進了大宗商品電商的發展。今年5月初,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簡稱電商國“八條”),提出“推動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研究完善能源、化工、鋼鐵、林業等行業電子商務平臺規范發展的相關措施”。
對大宗商品B2B來說,電商“國八條”的出臺可謂下了一場“及時雨”。電商“國八條”明確要求推動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積極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提升流通效率和服務質量。業內專家分析,電商發展再獲國家政策加碼支持,大宗商品B2B等電商業態將迎來爆發。比如,去年七月成立的塑化B2B找塑料網,僅僅成立10個月,月交易額已突破10億元,在華南、華東和西南等塑料重鎮開了8家分公司,在塑化行業刮起兇猛的“找塑料網”風潮。
大宗商品電商的風潮來襲,但是與大眾類商品能夠與互聯網快速融合不同,大宗商品電商仍面臨五大難點。
1.商品管理首先,由于大宗商品電商平臺是眾多賣家與買家在平臺上進行集中交易,各賣家的可供商品資源完全不一,很難規范管理。其次,目前的搜索技術難以準確地將各類資源報價分析到位,導入平臺的賣方掛牌系統。這樣就會導致資源報價十分混亂。如果按第二方平臺一樣,要求用戶必須按標準格式上傳報價,將不適應目前鋼鐵行業的實際貿易市場情況。
此外,最大的問題在于,現階段的誠信保證機制無法完全約束交易商的網站行為,不能完全保證掛牌交易商品的真實性和可靠度。為解決這個問題,業內多數采用交易保證金機制,但事實上,由于金額較大,客戶對此接受程度不高。
2.支付結算與淘寶、京東等B2C電商平臺上交易的商品不同,大宗商品基本屬于大額交易,單筆交易貨款少則十多萬,多則幾百萬,這是由大宗商品的天然屬性決定的。同時,買賣雙方對交易資金往來要求極高,涉及跨行結算、稅票一致、及時到賬、當日提現、支付無限額等。目前,行業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或是銀商通道等支付結算形式都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對接銀行通道較少,相對單一;難以達到T+0大額支付提現。
3.線下倉儲由于大宗商品外形、重量、及數量都是超大型的,比如鋼鐵、煤,一般為上噸級別,所以倉儲之于大宗商品尤為關鍵。倘若沒有完備的倉儲體系對質押資源進行監管識別,一旦倉儲出現風險將拖垮電商交易平臺,融資就是空談。從目前的國內實際情況來看,可以線下合作的只有社會倉庫與貿易商自建倉庫。從推進進度來看,具備線下物流倉儲體系的特大型貿易商如物產中拓、五礦發展等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而推進效率則有可能是民營企業上海鋼聯等后來居上。但這是個長期的過程,商業模式的演化和實施速度仍需要觀察。而且,對大宗商品而言,簡單的快遞并不能解決問題,它的運輸需要卡車、火車和輪船,它的倉儲需要的是大型貨場、聯網監管倉庫等。這就會導致一個產品銷售輻射半徑的問題,在半徑范圍之內,多數問題處理相對簡單。但跨區域運輸與倉儲就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其中最大的障礙在于國內沒有完善的安全的大宗商品電子化物流體系來支撐。目前的大宗商品電商網站平臺,都是依靠數以百計的第三方運輸和倉儲公司來支撐和配合,但多數只是集中在某一區域內,輻射半徑有限。
4.線上價格優勢不明顯一般而言,線上交易比線下交易具有非常明顯優勢,由于渠道中間環節減少和實體店面成本消除,使得同樣物件價格線上比線下價格明顯降低。然而,大宗商品恰恰相反,產品同質化嚴重,生產資料往往直接面對生產企業。渠道往往異常扁平化,比如原油、鋼材、鐵礦石、煤炭,銷售費用占產品單價較低,線上交易與線下交易從價格上并沒有本質區別,甚至線上線下交易一價為之。所以,大宗品電子商務像消費品一樣降低銷售成本以壓低價格作為切入口就難以實現。
5.盈利模式模糊目前來看,大多數大宗商品電商仍是免費模式。通過免費撮合鋼廠、貿易商和用戶在網上交易,迅速擴大客流量,進而提供各種增值服務。在“燒錢”的同時,多數鋼鐵電商并未將盈利納上議事日程。鋼為網CEO張峻楨表示,“2016年前就是免費服務、擴大流量,還沒想過盈利。”與此同時,民營企業則還在探索盈利模式。初期大宗商品電商的盈利模式主要由消費品電商概念導入,主要分為:交易傭金型、資金沉淀型和融資配套型。其中前兩類在大宗商品電商領域很難達成:本身渠道的低盈利性很難抽取高幅傭金,從初始階段就不具備與線下的競爭能力。而大宗品特性決定了生產資料在企業間交易往來更多是大額支付,資金劃撥流轉很難過夜,資金沉淀上遠沒有消費品領域來的簡單。
了解更多請點擊 B2B電子商務平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