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站Website:
www.sdfoef.cn
電子郵箱:
qykh2009@163.com
公司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天創世緣B2座30整層
Software 軟件百科
類別:行業快訊訪問量:1687編輯:guyuhua 日期:2024-11-01 20:58:00
企業選SCM系統還是ERP系統?當前而言關于“SCM系統優于ERP系統成為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首選”的相關言論比較多。本文關于中小企業信息化選擇SCM系統還是ERP系統,從兩者的含義、兩者之間的區別以及兩者之間的關聯分別來闡述。
一、SCM系統的含義
SCM系統是基于協同SCM的思想,配合供應鏈中各實體的業務需求,使操作流程和信息系統緊密配合,做到各環節無縫鏈接,形成物流、信息流、單證流、商流和資金流五流合一的領先模式。實現整體供應鏈可視化,管理信息化,整體利益最大化,管理成本最小化,從而提高總體水平。
SCM系統的功能主要在于解決企業運行中的三個問題:
1、需求管理,企業依據千變萬化的需求來合理安排供應鏈上各環節的計劃和協調;
2、市場定位,企業確定最適合市場的產品,及時組織生產;
3、企業確定最佳的合作伙伴,保證供應鏈效益最大化。
二、ERP系統的含義
ERP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
ERP系統涉及企業的各個層面,它們的關系有三點:第一是基于供應鏈的兼容性;第二是基于業務流程的輔助性;第三是基于應用的互補性。
三、SCM系統與ERP系統的區別
首先,SCM系統是通過擴展增強ERP中銷售和采購職能來實現的;其次,ERP系統注重于企業內部資源的集成與效率的提高,其局限在于對外部供應鏈的支持力度較弱;SCM系統注重于對外部資源的管理和利用來獲得效益,但是其對企業內部的管理大都沿用ERP系統的思想和職能。ERP系統與SCM系統各有所長卻又各有所短,形成了一種優勢與劣勢互補的局面。在決策方面,SCM面向整條供應鏈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在協調控制方面,SCM系統一方面從外部供應鏈上獲取信息;另一方面必須從ERP系統獲取必要的庫存、生產等方面信息與外部交換,因此SCM系統需要ERP系統的緊密支持與配合。
在與企業的配合問題上,ERP系統做前端市場需求預測時能力不夠,它不能時刻跟蹤市場的動態變化,最重要的是它無法使上下游之間緊密結合。企業如果很好地運用了供應鏈,就能運用電子商務平臺來連接上下游,一邊是采購,一邊是銷售,最后形成統一的數據信息;企業與企業之間產品的名稱不統一,如果在這個平臺上沒有配對的關系,那么很容易造成買家找不到賣家。SCM提供了這樣具有統一的數據信息的平臺,提升的不僅僅是一家家個體的企業,而是提升了一個產業。
從技術角度來說,ERP軟件處理數據的速度還不夠快。市場變化非常迅速,如果數據處理不能跟上,那么就沒法作進一步分析預測,企業就會在競爭中處于被動。而使用供應鏈,數據的處理速度非常快,一般不超過1小時,因為它是在內存里處理數據。另外ERP系統是面向事務的管理,而供應鏈的很多模型都是基于優化的人工智能的模型,所以它還可以處理一些突發、異常的事件。
四、ERP系統是不是中小企業首選?
當今,企業信息化大行其道,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占國內企業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也想展開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當大多數企業擁有了最基礎的財務管理軟件之后,繼續選擇上何種信息系統成了他們最大的難題。不是說沒有選擇,而是可選擇的實在太多了,ERP系統、SCM系統等一系列產品,那個說它的好,這個說我的行,讓人不知道怎么選。實際上,中小企業選型很簡單。只要企業在務實的基礎上,分析自己的行業特點,找到核心競爭力,按自身特色提出需求,最適合這個需求的,就是最合適自己的產品。
在我國數量眾多的企業中,中小企業占了絕大多數。這些企業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國際化企業的競爭行列,而實現企業信息化是參與挑戰的必要條件。但是中小企業的多樣性及其靈活多變的經營方式,加上相關投入量的限制,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很難開展信息化建設。而實施了信息化建設的很多企業在此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效果并不明顯。分析其中關鍵,選型問題尤為突出。
SCM系統選型成功的三要素是:環境要求、目標合理、需求推動。信息化是中小企業迎接新經濟的挑戰、大幅提高運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把握新的商業機會的必由之路。但因為中小型企業主要面臨的是增強競爭力的問題,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所以在很多中小企業管理者眼里,最主要的投入應該在生產設備改進、工藝改進上。同時由于國內一些企業把管理軟件宣傳成普遍大型化的影響,進一步導致管理者認為信息化并不是主要著重點。
實際上大部分中小企業并非真正需要大型的ERP系統產品,他們需要的只是能解決企業供應鏈、財務管理等的基礎軟件。因此,中小企業在擁有了基本的財務管理軟件之后,最好先選用進銷存管理軟件,解決最大的問題,掌握企業的物資脈搏;而且船小好調頭,有效降低了實施失敗風險。
中小企業鑒于資金和人員的問題,選擇對自己最有用的軟件,建立基本覆蓋公司的信息點網絡,建立統一的信息技術平臺和數據中心,分階段逐步實現信息化建設,應是最佳的方案。而信息化的目標應定位為“有效監管企業物流”,把實施的重點放在企業內部的供應鏈上,同時這也是企業管理較為容易創造效益的部分。
五、SCM系統直接為中小企業創造價值
“企業管理軟件并不一定都是非常龐大的系統,針對一些規模比較小、尚處于成長中的中小企業,加以大型的企業管理軟件無疑會使這些企業難以承受。像我們公司的產品,就針對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做了明確的區分。就拿物流SCM系統來說吧,供應鏈小到單個企業簡單的進銷存,大到集團企業的物資分配流通,可大可小,這才是一個更高的境界,也是世界的潮流。”
中小企業運營基本上包括了生產、供應、銷售、財務、人事,甚至研發等。但限于規模,中小企業內部專業分工不細,一般一人“身兼數職”;內部管理水平由于中小企業最重“機動”彈性,要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對內部工作制度化、系統化程度不足,系統的精確度與完整性較差,管理方法受資深干部主觀經驗影響大;不同行業的企業之間,很難找到相同的運行規律,這些特點決定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難度。
因此,中小企業在選型時,對于軟件廠商的產品,首先要考慮的是行業特征:企業是處于哪個行業?生產形式是離散式還是流程式?其次是企業特征:供應鏈中定位——供應商、配套廠商、渠道、零售?是集中式管理還是分布式管理?如果采用從針對大型企業的ERP軟件延伸出的中小企業版本,有可能并不是很適用。
不論在國際還是國內,大型企業實施ERP系統一般都是爭取在物資、營銷、財務系統方面有所突破,然后在生產計劃和設備方面進一步完善;而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的目標應定位于第一步實現內部供應鏈,即傳統的進銷存,加強物流監控,這能夠最大限度、最快速地為企業帶來效益;第二步實現生產管理或者分銷管理,建立完整的由內至外的供應鏈,實現全面的企業管理。實際上,SCM系統不是ERP系統的顛覆者,而是協助企業鞏固江山的良將。
【上一條】 2016B2C網站建設費用
【下一條】 沒有下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