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平臺、BI數據分析、流程自動化、物聯網互聯、AR可視化……制造業一直都在以越發成熟的姿態,緊跟著這個世界的腳步,迸發著傳統結合現代的碰撞能量。
在新技術的閥門開啟之際,這一“碰撞”在近兩年尤其顯著。
就像新浪科技的一番感慨:“從大數據,到物聯網、到AI、到AR和VR、到5G、再到區塊鏈,我們一一回顧過去10年中的每一波新技術爆發,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技術演進和協同邏輯鏈:大數據讓現實世界數據化成為可能,物聯網提供了從現實世界中獲取數據的方法,人工智能解決了數據爆發后的處理問題,5G通信擴大了現實世界數據化的規模,區塊鏈能夠為數據可靠性提供保障,AR和VR則可以為我們提供與數據化現實進行交互的方式?!?/p>
恰好,上述新技術不約而同地在于近幾年“不期而遇”。就像在2018年先進制造大會上,我們看到了物聯網公司塔網、BI數據分析公司美林、AR公司亮風臺和虛擬現實可視化公司微展示等智能制造產業鏈玩家,以及中國平安租賃這類金融服務商。新科技似乎包圍了制造業,而制造業卻顯得愈發亮眼。
下面主要想聊聊制造業的可視化與交互。要知道制造業的流程相當復雜,對于經驗較少的人來說,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精密的硬件裝配流程。據某航空航天機械客戶反映,產線工人需要用將近半年的時間才能不借助手冊進行獨立工作,如果將手冊AR可視化,實現訓做一體,會是很有前景的應用方向。
就像在先進制造業大會現場,亮風臺展位有一個結構復雜的摩托車發動機,一般人不看說明書會完全不理解其結構形態。而當戴上HiAR G100之后,發動機的性能參數、產品視頻、結構原理等內容就相當清晰地展現出來,零基礎的觀眾均表示“豁然開朗”“很有應用場景”。
制造業可視化和交互看似是個錦上添花的功能,但其實與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流程效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提升信息理解力:AR可視化將復雜的結構和說明書一一對應、動態展示工業品的原理和參數。枯燥的信息,變得非常容易理解,在產品展示和產品營銷的過程中,AR成為了可以隨身攜帶的說明書。
加速協同工作:制造業的協同工作,實時共享模型信息,清除各部門溝通障礙。AR對異地工作內容有著很好的可視化功能,例如亮風臺的遠程協作與通訊軟件HiLeia,升級協同工作方式,通過第一視角的畫面多方共享,用戶如同親臨現場,其中一鍵凍屏和瞬時標注技術,讓協作更精準、更高效。
助力精益管理:精益排程、讓每位工人在工作開始即了解到當天的計劃,取代傳統的工序單,便于追溯管理,系統問責。
由此可見,AR技術融合智能制造不僅僅是錦上添花,更是工業4.0流程上的重要一環,的確對加深理解和提高效率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例如施耐德借助亮風臺工業AR產品進行遠程維修指導與巡檢,降低出差需求,增加巡檢頻次,每年差旅成本降低 10%,折合人民幣數百萬。
以能被一線工人所理解的方式,去展示繁雜的工業原理和操作流程,是AR一直以來在解決的問題,其重要性并不亞于數據的獲取和處理環節。AR與智能制造的融合,助亮風臺獲得了先進制造業大會“先進制造技術解決方案類——AR技術創新金獎”。
智能制造,離不開技術和場景的深度結合,打造最好的產品,解決最核心的問題,希望那些沒能獨自成功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爆發的新技術,恰逢雛形已生的年代,一起推進產業的不凡成果。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