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渝西的永川,曾是四川省地區行署所在地,具有23年老地區的底子。作為長江上游第一個“深水碼頭”,兩條高鐵在此匯聚,三條高速環繞主城,使其具有承東啟西,左傳右遞的節點功能,是國家級高新區、國家新型工業化裝備制造示范基地,以及重慶新型工業化、城市化的主戰場。
在服務全局謀劃一域,加快建設成渝城市群重要節點、渝西地區戰略支點的過程當中,永川主動聯系重慶在全國大局中肩負的使命擔當,承擔在全市發展中爭當主力軍的責任,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和工業主攻方向,不斷強化“重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區域性現代服務業高地、區域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區域性創新創業人才高地”功能支撐,堅持走在以新興產業為重點和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上。
在占地300畝,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的重慶永川鳳凰湖數控機床(中德)產業園中,聽不到傳統工廠震耳欲聾的機器轟鳴聲,也看不到冒著滾滾濃煙的煙囪。走進廠房,一排排機器當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名工人穿梭其中。不知情的人大概會以為工廠正在停工,而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所有的生產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這正是高端智能制造業區別于傳統制造業所展現出的全新面貌。
瞄準了“機器換人”、“機床換代”的產業發展大趨勢,永川致力于成為智能裝備、智能制造、智能應用“三位一體”的區域性產業基地,并為此出臺了《高端數控機床發展17條》,以發展高端數控機床為主導,重點引進數控機床整機及功能部件制造企業集群,正在把鳳凰湖數控機床(中德)產業園打造成為集高端數控機床整機、關鍵零部件、數控系統、公共檢測等功能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園區。
據產業園管委會書記陳建國介紹,園區先后引進了利勃海爾、埃馬克、SW機床、德根機械等4家德國高端數控機床企業;24家國產數控機床聯盟企業;以及西安交通大學和華中數控等研發、檢測平臺。目前已形成以德國企業為引領、國內外優質企業為主力,集生產、研發、檢測于一體,匯集了從鑄件到光機再到數控系統的上中下游全產業鏈體系。“不需要出園區,就能夠生產裝配一整臺機床,這是十分難得的,我們企業入駐永川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臺正國產數控機床聯盟的總經理對此評價道。
去年,永川全區的數控機床銷量占到了全市總銷量的31.5%。今年一季度,智能裝備產業實現產值13.9億元,同比增長31.9%,其中,全區數控機床整機銷量254臺(全市621臺),同比增長31%,占到了整個重慶機床銷售總量的41%。
德國埃馬克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機床制造商,隨著中國市場業務的不斷壯大,眾多的招商團隊向其拋出了橄欖枝。在這些省市和地區當中,埃馬克最終選擇落戶永川,在這里成立了中國第二家市場和技術公司——埃馬克(重慶)機械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楊銘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永川,一方面是看中了重慶本地有著眾多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永川在地理位置上能夠更好地覆蓋這些客戶。另一方面也是被永川招商引資的誠意和提供的服務所吸引。而永川也沒有讓埃馬克失望,僅在去年就達到銷售額2.67億元,極大地超出了預期。目前,埃馬克重慶公司在集團中國市場的份額已占到三分之一,并且一期5000平方米廠房已全部投入使用,正在計劃進一步擴大廠區面積,以滿足更多的市場需求,今年預計產值將達到3億元。
除了引進外資企業,永川也十分注重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和應用,固高長江研究院就是園區在引進深圳固高的基礎上成立的。依托固高長江研究院的技術團隊,園區形成了完整的從零配件到整機出產的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條。這當中,要屬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永川”焊接機器人為佼佼者。自去年5月19日對外發布以來,這款以永川命名的焊接機器人以其極高的性價比和不輸同類產品的性能,在市場上剛一露面,便受到了業界的極大關注,第一批生產的2000臺銷售一空。
“去年連樣機都賣出去了,今年預計將生產達到1萬臺以上。”在介紹“永川”焊接機器人時,焊接工程師譚龍的話語中充滿了驕傲之情,他告訴記者,永川焊接機器人具備大數據聯網學習能力和數據分析以及自動計算能力,可以通過云平臺將焊接工藝、焊接參數等數據打包上傳,供AI學習,并對參數進行歸納,能夠完成諸如“魚鱗焊”等復雜的焊接工藝,并且結合變位機還可以達成多個機器人聯動和多軸移動。“每一臺焊接機器人都相當于一個八級焊工,其性能和精度可媲美日本生產的同類產品,而價格只有日產弧焊機器人的三分之一,一舉打破了日本弧焊機器人的壟斷地位。”
關鍵詞:總部經濟
引進多家總部企業,區域性總部經濟漸成氣候
除了大力引進高端制造業企業,永川的區域性總部經濟也漸成氣候。依托歷史積淀和輻射能力,永川緊盯央字頭、國字號的大企業,先后引進10家總部經濟企業,總投入90.36億元,其中中鐵二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的2100余名員工將從蘭州遷至永川。在經過實地考察之后,這些在省會城市工作和生活了數十年的總部企業員工,紛紛表達出了希望到永川來的意愿。目前搬遷工作和人才基地建設正在緊張開展,辦公大樓預計今年7月份可以投入使用。
之所以能夠吸引眾多高端制造業和總部經濟企業來永川安家落戶,除了在招商引資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之外,也與永川自身所具備的市場和資源優勢是分不開的。鳳凰湖產業園管委會書記陳建國介紹道,永川擁有著可以輻射西南及長江中下游近三億人市場和周邊1000多家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的區位優勢,公鐵水空軌全覆蓋的綜合交通優勢,以及13萬大中專在校學生、40%的職業教育汽車相關專業等人力資源,不僅適合汽車這種“大進大出”的產業,也適應中高端人才居住和發展需要。
市場端方面,永川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正在加速成形。永川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擁有扎實的基礎,西源凸輪、海通機械等一大批企業在汽車零部件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一直沒有汽車整車企業。直到去年,永川成功引進了長城汽車、慶鈴市政專用車、金皇后汽車等多個整車企業,圓了永川人民“整車夢”。區委書記滕宏偉告訴記者,長城汽車項目已于3月28日正式動工,建成后將形成250億的整車產值,并帶動相關產業及周邊企業共實現1000億產值,屆時,將使“兩年內再造一個永川工業”的豪言壯語成為現實。
高素質人才的供給能力,是一個地區人力資源的重要體現。在這方面,永川著力提升高素質人才供給能力,出臺了“職業教育發展24條”,鼓勵和支持職業院校擴大規模、提檔升格,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今年,水電職院、職教中心與鳳凰湖工業園、德國BBW教育集團、蘇州易北科技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將在水電職院建設智能制造類公共實訓基地,在職教中心設立中德智能制造學院,目前“中德班”已進入招生階段。此外,重慶科創職業學院也和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立科創訊飛人工智能學院,共建軟件和信息服務、計算機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專業。
同時,為了增強發展后勁,永川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不放松,對年度計劃的119個重點項目(57個政府類、55個市場類、7個PPP)實施精準調度、掛圖作戰,確保項目按節點快速推進。工業方面,長城汽車、慶鈴專用汽車、東鵬智能家居創意產業園、德國利勃海爾、金皇后汽車、泰石巖棉等項目陸續開工。服務業方面,樂和樂都主題樂園、縱達國際汽車城、國際木業高新產業園等項目加快推進,中鐵建二十一局五公司總部項目完成主體工程并啟動內裝,五洲國際工業博覽城進入裝修收尾階段,二季度將建成運營。同時,朱沱港區、大安機場、永滬高速等一批對永川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基礎設施項目也在加快推進。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