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誕生于華晨智能制造工廠的首款力作——寬體智聯SUV中華V6,在北京M空間盛大上市,并同時在全國上市,讓期盼已久的車友夢想成真,讓歲末的中國汽車市場再次激情燃燒,為華晨汽車輝煌的2017年、也為中國2017年的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寬體智聯SUV華晨中華V6上市。
智能汽車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個移動的智能終端。中華V6精準地為這個定義做了完美的詮釋。
當德國提出工業4.0,美國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時候,中國也在大力推進“中國制造2025”,其主攻方向便是智能制造。而作為現代生活重要部分,未來的汽車也不再僅僅是機械之美和工業水準的集大成者,更應是一個生活中的智能產品,與日益互聯網化的生活實現無縫對接。
正是基于這種極具前瞻性的發展戰略思考,華晨汽車迅速布局智能制造。如此,當中國甚至世界市場上大部分智能互聯汽車還停留在初步應用時,中華V6已經實現了人機智能互聯。
脫胎于中國首個智能化工廠“中國寶馬”榮耀出世
華晨汽車作為遼寧省屬經營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通過十余年的國際化合作之路,通過對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成為“中國智造”進程中的先行者。
華晨汽車智能制造工廠。
按照國家“中國制造2025”的政策方針引導,2016年,華晨汽車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全面自動化、智能化制造體系為開發目標,與寶馬集團及奧地利麥格納斯泰爾公司開展合作,整體規劃建設智能化工廠,建設高柔性、高自動化、高智能生產平臺。
為了確保這座中國汽車企業中首個智能制造工廠建設成功,近百位寶馬和麥格納專家從數字化工廠應用、智能柔性化生產平臺建設、質量管理、能源管理及回收再利用、零污染排放、智能物流及物料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發展開攻關,旨在以德國標準再造中國車,以實現產品全過程的管理升級,進而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適應飛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經過近一年的建設,2017年2月,華晨汽車全新智能工廠竣工。
據華晨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馬曉峰介紹,華晨智能制造工廠具有五大領先優勢:
最國際化、最豪華的供應商陣容。頂級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德國KUKA、新松實力加盟,西門子、伯賽等眾多國際一流、國際頂尖設備制造商的加入,使得華晨汽車智能制造工廠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最柔性的生產線。在智能制造工廠內,機器人配合柔性化生產線生產,實現發動機艙、下車身、主車身、側圍、門蓋等的自動化生產。主拼工位采用滑移倒庫柔性主拼系統;側圍線采用模塊化十字滑臺系統;門蓋線采用平面轉臺形式等,滿足四車型柔性化生產。這將大大提升設備的利用率和產品質量。
最高的自動化程度,達到75%。全線投入機器人151臺,自動化率達75%,實現焊接、搬運、涂膠、在線檢測等工作的自動化、柔性化、智能化生產,投產之后每105秒就有一輛車下線,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最高的生產精度,確保零缺陷的生產。華晨汽車智能生產工廠運用西門子數字化工廠軟件,提高生產精度。智能制造工廠里的機器人手臂可以輕松地穿過縫隙,而且余量只有10毫米。精準度之高令人驚嘆,這將使華晨汽車的工藝水準大幅提升,達到合資豪華車品牌相同水準,全面超越自主品牌。
最高的品質標準。在車身質量上,運用機器人視覺引導技術、涂膠拍照檢測技術、在線檢測技術等,充分保障車身產品質量。在焊接質量上,采用冷絲焊技術,中頻焊接設備等,保證車身焊接質量。
華晨汽車智能工廠憑借高智能、高柔性、高自動化等優勢,在科爾尼“2017中國最佳工廠/中國運營卓越獎”評選中脫穎而出,一舉摘得“中國最佳工廠”大獎,成為科爾尼最佳工廠項目進入中國以來首個獲獎的完全自主品牌工廠。
而這座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智能工廠,通過將傳統工業與智能科技的深度對接,以領先于行業的速度率先打造出真正的智能汽車產品,結出了累累碩果。今年9月,華晨汽車智能工廠登陸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輝煌中國》,與移動支付、智慧物流等世界級創新科技一起,成為中國智能制造的標志性成果,而與智能工廠一同亮相的還有其生產的首款寬體智聯大SUV——中華V6,這也意味著華晨向著打造“中國的寶馬”這一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欲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乾元坤和ME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