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制造行業在在逐漸轉向“智能制造”的過程中,因其行業性質上的不同,導致其轉向特征上的不同,而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們有著更為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是筆者離散制造智能工廠的五大特征一文的詳細介紹。
在中國制造2025及工業4.0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的支持下,離散制造業需要實現生產設備網絡化、生產數據可視化、生產文檔無紙化、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無人化等先進技術應用,做到縱向、橫向和端到端的集成,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的生產,從而建立基于工業大數據和“互聯網”的智能工廠。
生產設備網絡化,實現車間“物聯網”
工業物聯網的提出給“中國制造2025”、工業4.0提供了一個新的突破口。物聯網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等各種需要的信息,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
生產數據可視化,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生產決策
利用大數據技術,還可以對產品的生產過程建立虛擬模型,仿真并優化生產流程,當所有流程和績效數據都能在系統中重建時,這種透明度將有助于制造企業改進其生產流程。再如,在能耗分析方面,在設備生產過程中利用傳感器集中監控所有的生產流程,能夠發現能耗的異常或峰值情形,由此便可在生產過程中優化能源的消耗,對所有流程進行分析將會大大降低能耗。
生產文檔文紙化,實現高效、綠色制造
生產文檔進行無紙化管理后,工作人員在生產現場即可快速查詢、瀏覽、下載所需要的生產信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資料能夠即時進行歸檔保存,大幅降低基于紙質文檔的人工傳遞及流轉,從而杜絕了文件、數據丟失,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準備效率和生產作業效率,實現綠色、無紙化生產。
生產過程透明化,智能工廠的“神經”系統
通過建設智能工廠,促進制造工藝的仿真優化、數字化控制、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進而實現整個過程的智能管控。
生產現場無人化,真正做到“無人”工廠
在不間斷單元自動化生產的情況下,管理生產任務優先和暫緩,遠程查看管理單元內的生產狀態情況,如果生產中遇到問題,一旦解決,立即恢復自動化生產,整個生產過程無需人工參與,真正實現“無人”智能生產。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離散制造智能工廠的五大特征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