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得以在工業4.0模式的推動,而工業4.0的概念興起于德國,算的上是一次新技術革命。工業4.0的目的是通過應用物聯網等技術提高德國的制造業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工智能的智能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以及合作伙伴。根據學者研究表明MES將被重新定義,下文是對此的詳細介紹。
在工業4.0背景下,推動智能制造,構建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和智能服務體系,我們需要對MES重新進行定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智能工廠中的機器將全部由軟件控制,工人只需要通過MES現場的操作計算機或者移動終端就可以完成生產,MES結合企業運營的其他工業軟件構建一個高度協同性的生產系統,對企業的設計、采購、銷售、計劃、制造和運維服務各個環節,對每一個與制造相關的指令能夠精確調度、發送、跟蹤和監控該指令影響生產的過程,成為實現車間制程智能化的基本技術手段。MES收集及整合整個智能工廠的業務數據,通過工業大數據的分析整合,使其全產業鏈可視化,達到生產最優化、流程最簡化、效率最大化、成本最低化和質量最優化的目的。
傳統MES的作用就是實現企業的連續信息流。并通過對信息的傳遞和處理,對訂單下達到產品完成的整個生產過程優化管理。MESA歸納了MES的十一個主要功能模塊,包括工序詳細調度、資源分配和狀態管理、生產單元分配、過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維護管理、質量管理、文檔控制、產品跟蹤和產品清單管理、性能分析和數據采集等模塊。通過MES這些模塊的有效協作,可以起到溝通企業計劃層和控制層,憑借信息技術提供精確的實時數據,并最終達到優化管理活動和生產活動的目的。而在現實當中,各不同行業企業可以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實際,開發適合自身情況的多種功能模塊。
從MES的定義也可以看出,提供精確的實時數據是一個優秀的MES的優勢所在。MES對數據提供的實時性要明顯高于ERP,如果說控制層提供的實時時間系數為1,那么,MES的時間系數為10,ERP的時間系數為100。但是,重新定義的MES的核心優勢不僅僅在于提供實時數據,而且需要對實時指令進行準備的自學習和柔性調度,也就意味著MES的時間系數也變成了1。
MES除了解決企業的“信息孤島”問題,起到承上啟下、連左通右的功效,通過對即時生產數據采集,達到對生產現場的實時控制,及為管理層提供精細的決策支持;通過實時指令調度其他生產資源,提高生產效率;通過對實時生產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從而達到優化生產排程、合理調配生產資源、改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和及時處理客戶投訴等問題。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對于MES系統重新定義的相關介紹,欲了解更多關于MES方面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