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資本熱潮尚未全面爆發,監管辦法即將出臺。6月1日,由交通運輸部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定的《關于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為期兩周。《征求意見稿》明確表示,鼓勵分時租賃汽車發展,并針對運營企業、用戶都提出了相應的監管要求以及鼓勵政策。相比于此前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監管政策出臺的步調,監管部門此次對于共享汽車的反應更加迅速。政策將至,行業向著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但苦于運營成本高企、盈利難度較大,共享汽車領域的資本熱潮遲遲未到。政策初定的背景下,共享汽車能否成功吸引資本涌入,還是仍舊面對“無米之炊”的尬尷境地;以新能源汽車為主流的共享汽車,未來能否撬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新商機,現有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是否會成為共享汽車發展的“攔路虎”?共享汽車風往哪兒吹,已成為行業廣泛關注的焦點。
速度
互聯網出行市場的迭代速度正在加快,與之相對應的監管措施也在快速出臺。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院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認為,國家更早地出臺監管政策有利于引導共享汽車行業健康、理性發展,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現此前網約車、共享單車無序發展所引發的問題。不過,政策先引導的方式未來也有可能導致政策不適應共享汽車行業發展的狀況。許多由于市場競爭驅動所引發的問題難以避免,若政策把握不當可能影響行業發展。
資本
與出行領域的網約車、共享單車不同,共享汽車領域目前尚未有資本大鱷入局。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北京市場目前擁有共享汽車平臺約30家,其中,只有個別企業獲得4000萬元左右的融資,另有部分平臺背靠車企巨頭,并采用獨立運營,但仍未有融資消息曝出。
巨頭
出行市場幾乎成為巨頭游戲,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滴滴出行、美團等巨頭都已在出行領域布局。在資本的推動下,網約車和共享單車市場都誕生了10億美元估值以上的互聯網出行公司,從目前發展現狀看,共享出行市場誕生上述估值甚至超過該估值的企業并非難事。
流量
難獲資本青睞一方面也源于共享汽車在獲取用戶流量上的能力不強。北京商報記者調查了解,一直提倡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互聯網企業,在共享汽車領域正在面臨嚴峻的“用戶體驗考驗”。此前北商研究院與問卷網聯合發布的調查問卷顯示,由于缺乏人力日常運營,當前大部分共享汽車品牌的車況和車內環境維護都由消費者自覺性決定,這也導致了大量消費者投訴反映稱,車內衛生環境差、車況不佳等。此外,包括取還車網點少、費用高、App體驗不佳及可用車輛少等問題也是消費者集中投訴的方面。
虧本
拿不到巨額融資與各個共享汽車平臺無法實現盈利關系密切,賠本賺吆喝成為不少共享汽車平臺的尷尬現狀。有從業者表示,強化運營、提升自身平臺造血能力是拿到巨額融資的基礎。共享汽車行業一直以重模式出名,幾千萬的投資很難改變一個平臺在市場上的地位。此時,企業的造血能力至關重要。
停車
《征求意見稿》顯示,鼓勵探索通過優惠城市路內停車費等措施,推動租賃車輛在依法劃設的城市路內停車泊位停放。優惠的停車位措施只能因地制宜落地,以北京等特大城市為例,停車位本就有限的當下,再以優惠的方式租給共享汽車企業,拋開對普通私家車停車是否公平而言,優惠的停車費用對于停車企業或核心商圈的商場而言是不小的損失,這部分費用誰來買單?
新能源
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有6301家汽車租賃業戶,租賃車輛總數約20萬輛,市場規模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截至目前分時租賃企業40余家,車輛總數超過4萬輛,95%以上為新能源車輛。伴隨共享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將迎來巨大發展契機。
充電樁
新能源汽車能否快速發展仍是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數據顯示,在社會資本的參與下,目前北京市公共充電樁的建設速度明顯加快。截至2016年11月底北京市已經建設了近6萬個充電樁,其中專用充電樁7700多個,社會公用的充電樁超過1萬個,私人建樁達到了4.2萬個。不過,這與即將有可能快速爆發的共享汽車數量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充電樁建設迫在眉睫。
不過,目前充電樁建設仍處在高投入低產出的階段。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建設一座交流充電樁(包括線纜和土地使用)的成本至少在萬元以上,直流快充樁的成本則在6萬元以上,這還只是前期的一次性投入。運營商的主要成本在于建樁之后的管理和維護,根據2014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完善用電價格政策,提出充電設施經營企業可向電動汽車用戶收取電費和充電服務費,2020年前,對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然而,鑒于現有的充電樁利用率比較低,充電服務費對于運營商來說杯水車薪。
模式
共享汽車除了改變現有城市的出行結構之外,也有可能改變傳統車企的盈利模式。有分析人士指出,伴隨共享汽車的發展,車企將會將更多的嶄新的新能源汽車轉租給共享汽車平臺,以租代售,最終實現租售平衡。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主流車企重點布局的領域,在行業激烈競爭、大城市牌照緊缺的背景下,汽車銷售模式壓力驟增。依靠現有的租賃牌照進行企業租賃,嘗試以租代售的方式增強企業盈利能力是未來車企發展的重要趨勢。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