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講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全球領先 未來將加快提升核心技術,日前,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塵埃落定。由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單車補貼額的50%。不僅補貼退坡,還從整車能耗、續駛里程、電池性能、安全要求等方面提高補貼技術門檻。
補貼退坡 四川新能源汽車會漲價嗎?
這將對市場、產業帶來什么影響?新能源車企將如何接招?
商用車漲聲一片,乘用車影響較小
“我們做了最壞的打算:停止生產物新能源物流車!”1月12日,四川一汽專用車廠常務副總經理郝再生又接到幾個退單電話:退掉的都是新能源小貨車。去年,公司剛剛啟動了新能源物流車項目,針對物流企業運輸量大、頻繁的特點,開發出一款純電動箱式物流車。
售價上看,該車比燃油車貴3-4萬元,但由于使用電能,對物流企業來說綜合成本比燃油車低,去年一推出,便受到物流企業的歡迎。補貼降低之后,每輛車的成本增加了7萬元。“這樣一來,成本跟燃油車差不多,而且前期買車投入更大。”郝再生說,目前預售了近100輛,如果全部退單,可能新項目將夭折。
同為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商的成都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也面臨類似問題。公司總設計師楊劍波說,漲價是必然的,目前正在核算價格,銷售肯定會受到影響。
新能源商用車漲聲一片,乘用車市場卻相對“堅挺”。三和集團銷售經理李鋼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廠家的漲價通知,“下一步漲價的空間也不大”。四川野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銷售部部長楊澤友也明確表示“不會漲價”。
為何商用車漲價明顯?四川汽車工程協會秘書長張儼藝認為,一方面是我省新能源商用車發展相對較快,補貼退坡的波及面較大;另一方面是新的補貼政策強化了對動力電池的支持,而電池等核心原件標準較低,抬高了商用車的補貼門檻。
退坡意料之中,提升技術減成本
“補貼退坡是趨勢,企業已有所準備。”張儼藝說,國家已經明確2020年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在這之前補貼一定是要一步一步降低的,“這符合產業的成長規律”。
如他所言,企業已經行動起來。野馬的新能源汽車之所以沒漲價,跟內部改革密不可分,公司在采購、生產、推廣、銷售等各個環節都制定了降成本的長期計劃,“目前補貼的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從30%左右,降到了25%,新政執行后,我們仍然有盈利空間。”
雖然一汽的新能源物流車做好了停產的心理準備,但是公司仍然打算最后一搏。“我們正在跟電池廠家協商,改進電池的生產技術,力爭申請到更多補貼。”郝再生說。
“新政策突出了補貼與技術先進性配比的原則。”西華大學交通與汽車學院副院長彭憶強說,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車的總體水平還比較低端、處在起步階段。“尤其是乘用車的品種少、產量低,新政有利于促進我省新能源汽車加速轉型,走向高端。”
他建議,新能源車企在新政策下,一是需要加強技術創新,開展高比能量電池系統、高功率驅動電機系統、低油耗發動機系統、低機械損耗傳動系統等技術或產品儲備。二是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結合市場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三是探索補貼創新,與地方政府一起研究簡化地方補貼撥付流程、縮短撥付時間,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正在加快制定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政策,將鼓勵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實現新突破。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