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MT生產過程中,不少質量管理人員經常抱怨品管難做,抱怨領導不重視,生產部不配合,薪水低,沒地位等等,其中關于生產部門不配合的更多一些。生產部追求的是產量,是效率,品質部追求的是質量,是效果。雖然核心價值與使命不一樣,但其實是殊途同歸的。
SMT工廠質量與生產
高產出不一定就是低質量,高質量也不一定會低產出。如果管理體系好,團隊協作好,系統各方面都運行穩定,共同努力協作改善,生產與品質完全能同步提升。譬如手掌手背,誰也離不開誰。理論上說,二者不應該有沖突。但事實上,因為立場不同,追求的指標不同,生產部與品質部的分歧與沖突在所難免。
總體而言,雙方都要有正確的觀念與認識。如果你是做品質的,建議你除了發現生產線的問題,更要多花時間分析并解決問題,多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而不是一味的質問為什么。如果你是做生產的,建議你擺平自己的心態,不要認為品質部是雞蛋里挑骨頭,應該將他們在工廠內部,制程內部就發現了問題,當成一種好運。畢竟比把不良品出貨到客戶,被客戶罰款、退貨,被老板罵得狗血淋頭,然后返工、報廢、扣工資,鬧得雞飛狗跳要好得多。
質量是為生產服務的,生產是創造利潤的,利潤是從顧客來的,質量是由顧客決定的。各位,請理解創業初期的老板,他們他們只認為第二最正確;請理解公司產品定位的顧客群,它決定了公司產品應達到的質量水平。所以,不要把質量看成是高高在上的東西,而是應該深入群眾。
企業的品質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平衡提高品質的成本費用與通過品質建立長期品牌收益的能力,才能影響老板或廠長。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得到企業內部各部門的支持才能做好。當初做研發時就認識到消費者的知識和感覺又是不能獲知你企業產品的質量程度。所以,企業從經營的角度也要考慮質量過高時的相對產品的質量程度。
品控工作就是以預防為主。而在日常工作中,一般能提出預見性問題的人都是經驗比較豐富的,但經驗豐富不僅僅是值參加工作的時間長。平時我們能及時發現問題,努力地思考問題,但對解決問題的手段這方面的道行還不夠深。所以,在品質監控過程中和其它部門溝通的時候,我們就處于被動。那當然了,別人與你平起平坐,為什么要聽從你,只有你的專業極具權威性或者你在公司里極具威望,這才令人信服。你必須想辦法去令對方的上司認同你的觀點,最好能夠以利害關系去說服他的上司,那么你的愿望才能實現。所以,在埋怨別人不易溝通的時候,首先檢討一下自己的溝通方法是否正確,還要看對所溝通的對象是否適宜。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