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講了北汽新能源斥資10億瞄準置換市場,本文來看華為取得鋰電池技術重大突破。電池高溫穩定性差、壽命短導致長期使用不便是全球智能手機業一大難題,華為率先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而外界瘋傳“突破石墨烯電池”、“開啟石墨烯商用時代”均為誤讀。記者連日調查發現,華為推出的是全球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有望給智能手機、通信基站、無人機等多個應用領域的儲能及工作性能帶來革命性提升,進而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華為鋰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市場傳真
新電池性能“秒殺”現有產品
日前,在全球著名的電池專業論壇——日本電池大會第57屆會議上,華為中央研究院瓦特實驗室推出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華為采用以石墨烯為基礎的新型耐高溫技術,可以將鋰離子電池上限使用溫度提高10℃,使用壽命是普通鋰離子電池的2倍。業界人士稱之為近十年來鋰離子電池方面取得的最重要的研究進展之一。
實驗顯示,該電池60℃高溫循環2000次,容量保持率仍超過70%;60℃高溫存儲200天,容量損失小于13%。同等工作參數下,華為新電池的溫度升高比普通鋰離子電池低5℃。
通信專家麥浩超指出,華為新電池的性能數據堪稱“秒殺”全球現有大部分鋰電池,因此才令業界驚嘆,不僅僅是智能手機,同時也有望改變一些重要產品乃至產業的發展進程,比如無人機之前就飽受電池續航能力制約,導致應用體驗和使用場景出現瓶頸。
華為瓦特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李陽興表示,這一研究成果將給多領域的儲能業務帶來革新,比如炎熱地區的通信基站使用該高溫鋰離子電池的外掛基站工作壽命可達4年以上。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也將助力電動車在高溫環境下持久續航,以及無人機高溫發熱下的安全飛行。
熱點剖析
與“石墨烯”其實有點遠
華為的新電池被紛紛冠以“世界首個石墨烯電池”、“開啟石墨烯商用時代”的名頭,甚至股市上的石墨烯概念股也小小異動了一把。但是,華為推出的不是“石墨烯電池”,更與“石墨烯商用”不沾邊。
李陽興談到,華為新電池的三方面技術突破中,石墨烯是作為散熱材料,并不能改變電池的基本性質,新電池還是依靠鋰離子的移動來充放電,所以不能稱之為石墨烯電池。
趨勢展望
小電池顯露趕超曙光
電池雖不大,折射出的卻是國產手機努力構筑中國優勢的變局。
去年以來,華為在芯片領域、阿里在操作系統領域接連追上美國同行,屏幕方面超多維、天馬微電子正在發力追趕。此次華為新電池的突破,不僅補上國產手機自主創新的短板,而且有望構筑領先優勢。
華為透露,該公司快充電池已經商用,并將于本月底正式對外發布超級快充手機。
麥浩超表示,手機電池的短板制約被華為率先突破,有望帶動國產手機及配套產業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同時有望推動手機在功能和形態上出現革新,小小的電池影響深遠。
乾元坤和MES系統憑借多年網站建設經驗,從客戶需求角度出發,系統功能完善,界面清晰自然,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