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講了陜西省將開展羊乳粉生產企業專項整頓,本文來看奶粉安全生產重于泰山,根治需共同努力。22日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了解到,食藥監總局近日組織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227批次,抽樣檢驗項目合格的樣品222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
奶粉安全生產重于泰山,根治需共同努力
近年來,國家加大對奶粉行業的監管力度,多次整治問題奶粉,反復檢驗,多次公布不合格奶粉企業,但是“問題奶粉”仍繼續“潛伏”于市,屢禁不止。“三鹿奶粉”事件惡劣影響為民眾敲響了警鐘,讓政府和企業受到了“教訓”,然而個別奶粉企業和個別領導干部責任仍然意識淡薄,利益熏心,置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于不顧,繼續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
問題奶粉屢禁不止,奶粉行業魚目混雜,除了反映出一些地方管理責任意識淡薄,也反映出執法部門執法不徹底,監管不到位,造成奶粉安全隱患“反彈”;當然,問題奶粉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違法成本過低,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謀取不義之財,“鋌而走險”。這次食藥監局向公眾公示不達標企業和數據,可謂是又一次大規模的“開炮”,是監管部門的一次突破性舉措。
“安全生產重于泰山”,嬰幼兒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是一個國家的希望,奶粉安全可靠是嬰幼兒汲取營養的主要源泉,健康的的奶粉對嬰幼兒身體健康至關重要,決不能在奶粉質量上出問題。控制奶粉安全隱患再度出現,必須多措并舉,形成合力,震懾存在僥幸心理的企業和個人,穩控風險,依法查處。
企業的不自覺和利益熏心,需要執法部門加強監管力度,加大違法成本處罰力度。“黑心”企業之所以“頂風作案”是因為既是檢查出不達標指標,只要“破財免災”,仍可以繼續營業。這種求財心切的企業需要執法監管部門實施產品追溯體系,狠抓徹查任務落實;加大追查力度,嚴肅追究責任。用健全完善的工作機制,杜絕食品質量安全漏洞,將問題奶粉問題徹底解決,不留死角。
同時,奶粉企業應當牢固樹立“食品安全大于天”的安全理念。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主體,應加強奶粉企業從業者道德觀念培養,從思想上杜絕奶粉問題再次發生;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對奶粉進行深加工、細加工,提高企業本身及奶粉行業的食品安全質量,為消費者打造“用的安心,吃的放心”的品質奶粉。
奶粉問題既是行業問題,也是涉及民生的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提升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水平作為突破口,成為全社會上下關注的大事。只有奶粉企業和監管者齊心協力,加強生產、流通、監管各環節質量管理,提高奶粉企業準入標準,才能喚回消費者對奶粉質量的放心。
乾元坤和MES系統憑借多年網站建設經驗,從客戶需求角度出發,系統功能完善,界面清晰自然,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