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代高科技化的流水線生產來說,如何實現產品的質量檢測是MES制造執行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通過對生產制造過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實現不合格的原材料、外構配套件、外協件不接收、不投產;不合格的在制品不轉序;不合格的零件不配裝;不合格的產品不交付的目的,以確保防止誤用或安裝不合格的產品帶來的安全隱患的發生,提高對產品的質量管控。
不合格品是指經檢驗和試驗判定,產品質量特性與相關技術要求和圖紙工程規范相偏離,不再符合接收準則的產品。包括廢品、返修口和超差利用品(也稱等外品)三種產品。這里關鍵是質量標準,沒有質量標準是無法判斷產品合格與否的。
1、產品質量有兩種判定方法,一種是符合性判定,判定產品是否符合技術標準,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結論。另一種是“處置方法”的判定,是判定產品是否還具有某種使用價值,對不合格品做出返工、返修、讓步、降級改作他用、拒收報廢的處置過程。
2、檢驗人員的職責是判定產品的符合性質量,正確做出合格與不合格的結論,對不合格的處置,屬于適應性判定范疇。一般不要求檢驗人員承擔處置不合格品的責任和擁有相應的權限。
3、不合格品的適應性判定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應根據產品未滿足規定的質量特性重要性,質量特性偏離規定要求的程度和對產品質量影響的程度制定分級處置程序,規定有關評審和處置部門的職責及權限。
在產品的形成過程中,一旦出現不合格品,除及時做出標識和決定處置外,對不合格品還要及時隔離存放,以防誤用或誤安裝不合格的產品,否則會直接影響產品質量,還會影響人身健康安全和社會環境,給產品生產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產品生產者應根據生產規模和產品特點,在檢驗系統內設置不合格品德隔離區(室)或隔離箱,對不合格品進行隔離存放,這也是質量檢驗工作的主要內容。同時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檢驗部門所屬各檢驗站(組)應設有不合格品隔離區(室)或隔離箱。
2、一旦發現不合格品及時做出標識后,應立即進行隔離存放,避免造成誤用或誤裝,嚴禁個人或作業組織隨意儲存、移用、處理不合格品。
3、及時或定期組織有關人員對不合格品進行評審和分析處理。
4、對確認為拒收和判廢的不合格品,應嚴加隔離和管理,對私自動用廢品者,檢驗人員有權制止、追查、上報。
5、根據對不合格品分析處理意見,對可返工的不合格品應填寫返工單交相應生產作業部門返工;對降級使用或改作他用的不合格品,應做出明確標識交有關部門處理;對拒收和報廢的不合格品應填拒收和報廢單交供應部門或廢品庫處理。
根據GB/T19000-2008的規定,對不合格品的處置有三種方式:
糾正---“為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
返工—“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要求而對其所采取的措施”;
返修—“為使不合格產品滿足預期用途而對其所采取的措施”
降級--“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對其等級的改變”
報廢—“為避免不合格產品原有的預期用途而對其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品經確認無法返工和讓步接收,或雖可返工但返工費用過大、不經濟的均按廢品處理。
讓步—“對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規定要求的產品的許可”。
讓步接收是指產品不合格,但其不符合的項目和指標對產品的性能、壽命、安全性、可靠性、互換性及產品正常使用均無實質性的影響,也不會引起顧客提出申訴、索賠而準予放行的不合格品。讓步接收實際上就是對一定數量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材料、產品準予放行的書面認可。
對于不合格產品在MES系統中進行有效的處理,保證正常的生產制造的進度,同時減少生產制造中不合格產品出現的頻率,提高生產質量,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優化生產制造,減小企業的生產成本。
相關推薦:企業如何思考MES系統定位?
了解更多:乾元坤和MES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