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MES系統在各制造領域運用得風生水起,作為特殊的離散行業,也正努力朝著“中國制造2025”的方向摸索。相對于自動化水平較高、實施智能工廠較容易的流程工廠而言,離散行業由于在底層的生產環節中,生產工藝的復雜性和對生產設備的智能化要求較高,投資很大,尤其是裝備制造業、家電、汽車、機械、模具等產品大都要求產品智能化,因此,需要實現生產過程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更為迫切。
MES系統建設有哪些困惑
1、減少設備異常,提高生產率
MES系統中的“設備管理模塊”,可幫助離散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將所有的設備及工位統一聯網管理,達到“設備-設備”、“設備-通訊”、“設備-人”互聯。比如,數控編程人員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進行編程,將加工程序上傳至DNC服務器,設備操作人員可以在生產現場通過設備控制器下載所需要的程序,待加工任務完成后,再通過DNC網絡將數控程序回傳至服務器中,由程序管理員或工藝人員進行比較或歸檔,整個生產過程實現網絡化、追溯化管理。此外,實現設備有計劃的預防性維修保養及設備狀態監控,減少設備異常,提高生產率。
2、生產數據精確提取, 工藝防錯降低能耗
離散制造企業生產線處于高速運轉,由生產設備所產生、采集和處理的數據量遠大于企業中計算機和人工產生的數據,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也更高。在生產現場,每隔幾秒就收集一次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可以實現很多形式的分析。
3、打造“透明化生產、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
MES系統利用工業大數據技術,通過工廠模型優化,可幫助離散行業的工廠建立基于制造執行系統MES的車間級智能生產單元,提高精準制造、敏捷制造、透明制造的能力。在離散行業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其可借助信息傳遞對從訂單下達到產品完成的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優化管理。
4、減少人工干預,實現“機器換人”
對于離散行業而言,數控加工、智能機器人、工件、物料、刀具進行自動化裝卸調度,目前都可以實現機器代替人工。MES通過機聯網、RFID、智能穿戴設備等物聯網技術實現人、機、料、環等之間的“互聯”和“感知”,生產全程數據采集,智能管控,整個生產過程無需人工參與,真正實現“無人”智能生產。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